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湖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聚谷氨酸提升水稻抗稻瘟病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13013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9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稻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聚谷氨酸提升水稻抗稻瘟病的方法,包括在水稻幼苗四叶一心时期前称取聚谷氨酸(γ‑PGA)钠粉末0.05g、0.1g、0.2g、0.3g、0.4g和0.5g,分别溶解在1.0L的灭菌蒸馏水中,配置成0.05gL‑1、0.1gL‑1、0.2gL‑1、0.3gL‑1、0.4gL‑1和0.5gL‑1的不同浓度的γ‑PGA培养液对其进行培养,后接种稻瘟病病菌进行抗性试验;通过观察接种病菌后5d水稻叶片稻瘟病病菌病斑大小和整体叶片发病状况优选最佳的γ‑PGA浓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选择γ‑PGA作为水稻种子的生长调节剂,且含量为0.4gL‑1具有最好的抵抗稻瘟病效果,可有效抵御稻瘟病的侵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栽培,具体涉及一种聚谷氨酸提升水稻抗稻瘟病的方法,所述的应用主要为在提高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


技术介绍

1、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40年统计显示,水稻种植面积占我国耕地面积的26%,粮食产量占我国总产量的43%。因此,水稻的健康生产是我国粮食可持续发展和安全生产的重要重要基础。然而,稻瘟病(magnaporthegrisea,简称m.grisea)是水稻生产过程中造成减产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全球每年因稻瘟病造成的水稻产量损失达到11-30%,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稻瘟病的年发生面积均在380万hm2以上,稻谷损失产量达数亿公斤。并且,稻瘟病发病期频繁,在水稻四叶期到分蘖期和抽穗期均容易感染,因其分生孢子和菌丝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能借助风雨传播,后容易寄生在寄主表皮机动细胞之上,传播广,感染力强,被感染的水稻通常在5-7天出现病症,危害严重。因此,近年来,对于如何提高水稻稻瘟病抗性的研究一直是实际生产中亟待解决问题。

2、稻瘟病的防止目前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栽培措施防治和选育抗性品种等。栽培措施和选育抗性品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谷氨酸提升水稻抗稻瘟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聚谷氨酸(γ-PGA)用量为0.4gL-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谷氨酸提升水稻抗稻瘟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水稻稻瘟病抗性的γ-PGA浓度用量为:称取聚谷氨酸钠粉末0.4g溶解在1.0L的灭菌蒸馏水中,配置成0.4gL-1浓度的γ-PGA培养液,在水稻四叶一心期前,每次添加15mL不同浓度γ-PGA培养液进行水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谷氨酸提升水稻抗稻瘟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聚谷氨酸(γ-pga)用量为0.4gl-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谷氨酸提升水稻抗稻瘟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水稻稻瘟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锋杜雪竹李诗豪文月杨翠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