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野生棘蛙高效养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2808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9 17:3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野生棘蛙高效养殖池,包括养殖池,养殖池池底中央向上凸起形成圆形的陆地区,陆地区高出水面,陆地区的周围围绕一条圆形的河道,河道横断面为半圆形,河道外围为斜坡,斜坡外围连接养殖池内壁,养殖池同一侧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在排水口上方;斜坡与河道围绕陆地区呈螺旋状,进水口位于河道处,进水口的一侧位于河道低面开设排水口,进水口与排水口之间形成台阶,进水口端高出排水口端20cm。该养殖池同时具备深水区、浅水区和陆地区,可供亲本培育、繁殖,蝌蚪培育,蝌蚪变态后成幼蛙能上岸,幼蛙培育,幼蛙过冬能等功能,有效提高棘蛙人工养殖的成活率和繁殖数量,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产养殖,具体涉及一种野生棘蛙高效养殖池


技术介绍

1、棘蛙是我国南方山区特有的名贵水产品,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元素,被宾馆、酒家列为山珍名菜特产,亦是人们难得的珍稀佳肴。其市场需求旺盛,具有很好的文化底蕴和社会认可度。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使我国特种养殖得到迅速发展,目前新兴的珍惜动物驯养繁殖业已发展成为特色、高效农业新的增长点。

2、目前关于棘蛙养殖与研究的报道已有不少,从20世纪80年代初,福建、江西等地开始有人尝试驯养,到现在的安徽、江苏、湖北、浙江、云南、贵州、广东等省陆续进行人工试养。然而,由于棘蛙生存环境苛刻,只吃活饵以及养殖技术缺乏,目前养殖主要通过野外捕捞、就近选地养殖,棘蛙养殖产量一直低水平徘徊,养殖成活率一直在30%以下,养殖规模也无法扩大。而野生石蛙被大量非法捕捉,严重影响到野生棘蛙资源存量,迫切需要开展棘蛙养殖技术探究,为从事棘蛙养殖的人员提供基础的养殖技术,为大规模生产养殖提供指导,促进养殖业的发展,促进增殖及资源保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野生棘蛙高效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池(1),所述养殖池(1)池底中央向上凸起形成圆形的陆地区(2),陆地区(2)高出水面,陆地区的周围围绕一条圆形的河道(3),河道(3)外围为斜坡(4),斜坡(4)外围连接养殖池(1)内壁,养殖池(1)同一侧设有进水口(5)和排水口(6),进水口(5)在排水口(6)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棘蛙高效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4)与河道(3)围绕陆地区(2)呈螺旋状,所述进水口(5)位于河道处,进水口(5)的一侧位于河道(3)低面开设排水口(6),进水口(5)与排水口(6)之间形成台阶,进水口(5)端高出排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生棘蛙高效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池(1),所述养殖池(1)池底中央向上凸起形成圆形的陆地区(2),陆地区(2)高出水面,陆地区的周围围绕一条圆形的河道(3),河道(3)外围为斜坡(4),斜坡(4)外围连接养殖池(1)内壁,养殖池(1)同一侧设有进水口(5)和排水口(6),进水口(5)在排水口(6)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棘蛙高效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4)与河道(3)围绕陆地区(2)呈螺旋状,所述进水口(5)位于河道处,进水口(5)的一侧位于河道(3)低面开设排水口(6),进水口(5)与排水口(6)之间形成台阶,进水口(5)端高出排水口(6)端2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棘蛙高效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4)的坡度为1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棘蛙高效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1)的尺寸为4m×3m×0.8m,砖混结构,养殖池(1)内壁用水泥浆抹匀至光滑或贴瓷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棘蛙高效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1)一侧设有过滤池(7),过滤池(7)包括依次并排设置的一级过滤池(701)、二级过滤池(702)和三级过滤池(703),一级过滤池(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敦学王秀龙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