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1255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9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乙烯电缆材料领域,公开了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高压聚乙烯与抗氧剂进行造粒,得到平均粒径为4‑4.5mm,厚度为1.0‑3.0mm的粒料;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所述粒料引入至转鼓混料机中进行混合,同时使用液态的交联剂进行喷洒,得到混合料;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所述混合料继续在所述转鼓混料机中进行浸润处理;所述浸润处理的时间为6‑8h。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料的制备方法能够在缩短后吸收时间的同时,实现交联剂在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料颗粒内外层的均匀分散,且制得的绝缘料不发黄;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还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乙烯电缆材料领域,具体涉及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电力输配电系统中,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广泛应用于电力、建筑、工矿、冶金、石油、化工、交通等领域。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对交联聚乙烯电缆的需求快速增长。35千伏以下交联聚乙烯电缆所使用的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料大多采用dcp注入法工艺制得,该工艺在聚乙烯绝缘料挤出过程中将dcp混合在聚乙烯中熔融挤出造粒,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挤出温度,防止预交联的发生,而且不能长周期生产。110千伏及以上交联聚乙烯电缆所使用的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料大多采用dcp后吸收工艺制得,该工艺虽然可以减少预交联的发生,但dcp后吸收过程需要较长时间,造成资源浪费。

2、cn101182377a公开了一种电缆材料的后吸法工艺,该工艺中采用的浸润温度为50-90℃,浸润时间为10-30小时,浸润所需时间较长。

3、cn102276901a公开了一种高压电缆超净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中,后吸收温度为60-90℃,吸收时间为3-20小时,且浸润温度为80℃时,浸润时间为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2,2'-硫代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乙酯]、4,4'-硫代双(2-甲基-6-叔丁基苯酚)和2,2'-硫代双(4-甲基-6-特丁基苯酚)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2,2'-硫代双(4-甲基-6-特丁基苯酚),更优选地,所述抗氧剂的熔点为82-8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造粒的造粒温度为150-180℃。

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2,2'-硫代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乙酯]、4,4'-硫代双(2-甲基-6-叔丁基苯酚)和2,2'-硫代双(4-甲基-6-特丁基苯酚)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2,2'-硫代双(4-甲基-6-特丁基苯酚),更优选地,所述抗氧剂的熔点为82-8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造粒的造粒温度为150-18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高压聚乙烯与抗氧剂的用量重量比为100:(0.1-0.4)。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景云甄建衣惠君鄢薇李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