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人体内耳基因治疗的手术器械。
技术介绍
1、据统计,全球先天性耳聋患者高达2600万,我国每年新生约3万聋儿,其中60%与遗传因素相关,严重损害儿童听觉、言语以及智力发育,但临床上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近年来随着生物医药技术的革新发展,遗传性耳聋的生物治疗方法得到了深入探索,最热门的方法包括促进毛细胞再生、干细胞移植以及基因治疗。其中基因治疗被认为是根治遗传性耳聋最有潜力和最理想的策略之一。基因治疗通过将正常的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导入靶细胞内,补偿或纠正缺陷基因,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听力,使得恢复的听力更接近自然声音的状态。
2、耳聋的基因治疗除临床应用中的实际需要外,还得益于内耳的独特结构优势。内耳是一个相对容易接触,却又封闭且充满液体的空间。它的血迷路屏障可以使注入耳蜗的药物在靶器官内保持高浓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全身分布,降低了非靶向器官和组织的毒性。
3、目前已经有通过内耳基因治疗成功恢复听功能的报道,但临床应用仍需进一步推广。创伤和术后并发症(眩晕、全聋等)风险最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人体内耳基因治疗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体(13)、传动组件、一端与所述传动组件近端转动、滑动配合的驱动端(1)以及一侧与所述传动组件远端转动配合的执行端(4),所述执行端(4)的另一侧与所述支撑体(13)上的第四连接点(11)转动配合,所述驱动端(1)的中部与所述支撑体(13)上的第一连接点(5)转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体内耳基因治疗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13)为一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体内耳基因治疗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体(2)以及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人体内耳基因治疗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体(13)、传动组件、一端与所述传动组件近端转动、滑动配合的驱动端(1)以及一侧与所述传动组件远端转动配合的执行端(4),所述执行端(4)的另一侧与所述支撑体(13)上的第四连接点(11)转动配合,所述驱动端(1)的中部与所述支撑体(13)上的第一连接点(5)转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体内耳基因治疗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13)为一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体内耳基因治疗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体(2)以及第二传动体(3),所述第一传动体(2)的近端与驱动端(1)转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传动体(2)的远端与所述第二传动体(3)的近端转动配合,所述第二传动体(3)的远端通过第三连接点(10)与执行端(4)的一侧转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人体内耳基因治疗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体(2)为杆状、板状或钢丝结构,所述第二传动体(3)为杆状或板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体内耳基因治疗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采用不锈钢材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一锦,袁永一,崔勇,熊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