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1457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衣,该上衣包括:前衣片、侧衣片、风琴盖、后衣片、衣领、衣袖和弹性材料;其中:所述上衣带有两个风琴盖,分别位于所述后衣片的左右两侧;所述每个风琴盖包括两片褶量;所述每个风琴盖的两片褶量上各有一条内层活动褶量净线;所述每个风琴盖的两片褶量在内层活动褶量净线处连接在一起;所述弹性材料具有相对的两条边,分别与所述两个风琴盖固定在一起,固定位置均为内层活动褶量净线;所述风琴盖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弹性材料处于平整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衣中的弹性材料能将后衣片左右两侧的风琴盖被拉出外层分割净线的褶量自动拉回到折叠状态,使其重新隐藏于上衣后衣片的外层分割净线以内。(*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服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上衣
技术介绍
为了增加上衣背部的活动量,常常会在上衣后衣片上设计风琴盖,亦即设计带有活动褶量的衣片。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上衣的后平视图。如图1所示,该上衣的后背部 分被分割成左、右风琴盖1和后衣片4,这在服装的款式设计上属于一种破缝,即通过分割 的方式达到设计上的美观,风琴盖这种破缝设计方式大大地增加了上衣后背部整体外形上 的美感。风琴盖是一种带有活动褶量的衣片,图2为风琴盖的横切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 风琴盖由褶量201和褶量202组成,褶量202位于褶量201和后衣片4之间,褶量201和褶 量202上各有一条内层活动褶量净线2,褶量201和褶量202在内层活动褶量净线2处通 过缝制方式连接在一起,为使褶量201和褶量202的连接更为牢固,在褶量201和褶量202 上的内层活动褶量净线2处都保留了一部分衣料余量,该衣料余量的最外侧边界为内层活 动褶量毛样线5。褶量201在标号为10的线处与上衣衣袖通过缝制连接在一起,褶量202 在标号为9的线处与后衣片4通过缝制连接在一起。褶量201和褶量202缝制连接为风琴 盖1之后,风琴盖1有折叠和伸展两种状态。当风琴盖1处于折叠状态时,褶量201和褶量 202都隐藏在外层分割净线3以内;当风琴盖1受到外力作用时,褶量201和褶量202会被 拉出外层分割净线3以外,此时风琴盖1处于伸展状态。如图1所示,人体穿着现有技术制作的上衣时,风琴盖1处于折叠状态,褶量201 和褶量202都隐藏在外层分割净线3以内。当穿着该上衣的人从事运动时,手臂的伸展会给 折叠状态的风琴盖1以外力作用,从而将褶量201和褶量202拉到外层分割净线3以外,而 被拉出的褶量201和褶量202会一直留在外层分割净线3外,必须经人的手工折叠,才能重 新隐藏在外层分割净线3以内。被拉出的褶量201和褶量202严重影响了设计有风琴盖的 上衣的美观,而用手工重新折叠褶量又增加了穿着该上衣的人的负担,并且,由于褶量201 和褶量202被拉出外层分割净线3造成上衣后衣片4与人体不贴服,人穿着这样的上衣也 不舒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上衣,该上衣的风琴盖能够始终与人体保持贴服,保持美 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上衣,该上衣包括前衣片、侧衣片、风琴盖、后衣片、衣领、 衣袖和弹性材料;其中所述上衣带有两个风琴盖,分别位于所述后衣片的左右两侧;所述每个风琴盖包括两片褶量;所述每个风琴盖的两片褶量上各有一条内层活动褶量净线;所述每个风琴盖的两片褶量在内层活动褶量净线处连接在一起;所述弹性材料具有相对的两条边,分别与所述两个风琴盖固定在一起,固定位置 均为内层活动褶量净线;所述风琴盖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弹性材料处于平整状态。所述弹性材料的相对的两条边分别与所述两个风琴盖通过缝制的方式固定在一 起。所述弹性材料为松紧带,或为针织料。当所述弹性材料为松紧带时,该松紧带为两条松紧带;所述两条松紧带都平行于后衣片上的背宽线,且分别位于背宽线的上下两侧。所述两条松紧带中的每一条松紧带处于平整状态时,在每个风琴盖的内层活动褶 量净线外侧均有第一预设长度的余量。每条松紧带的宽度不少于3cm ;和/ 或,每条松紧带的厚度取0. 01-0. 2cm范围中的任意值;和/ 或,所述第一预设长度取0. 5-1. 5cm范围中的任意值;和/ 或,位于背宽线上侧的松紧带,其下边缘位于背宽线以上4-6cm范围内的任意一处;和/ 或,位于背宽线下侧的松紧带,其上边缘位于背宽线以下4-6cm范围内的任意一处。所述弹性材料为针织料时,所述针织料为有弹性的针织料;所述针织料的上边缘与后衣片的上边缘形状相同,并且与后衣片的上边缘对齐缝 制在一起;所述针织料的下边缘平行于背宽线,并且位于背宽线以下;所述针织料左、右边缘的形状分别与所述后衣片左、右两侧风琴盖的内层活动褶 量净线的形状相同,且所述针织料的左边缘缝制在左风琴盖的内层活动褶量净线处,所述 针织料的右边缘缝制在右风琴盖的内层活动褶量净线处。所述针织料的左、右边缘分别有第二预设长度的余量超出左、右风琴盖的内层活 动褶量净线。所述针织料的克重取150_200g/m2范围内的任意值;和/ 或,所述针织料为含有氨纶的针织料,或,所述针织料为含有拉架棉的针织料;和/ 或,所述针织料的下边缘位于背宽线以下9-llcm范围内的任意一处;和/ 或,所述第二预设长度取0. 5-1. 5cm范围中的任意值。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由于在后衣片背宽线附近设置了弹性材 料,并且弹性材料相对的两条边分别与左、右风琴盖上的内层活动褶量净线缝制在一起,因此,当人体手臂伸展将隐藏于外层分割净线内处于折叠状态的风琴盖拉出外层分割净线 时,原本处于平整状态的弹性材料将受到外力作用而成拉伸状态,这样,当手臂收缩从而使 作用于弹性材料的外力消失时,弹性材料所产生的弹力就会将被拉出外层分割净线的风琴 盖自动拉回到折叠状态,并使其重新隐藏于外层分割净线以内。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上衣的后平视图;图2为风琴盖的横切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上衣的后平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上衣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中的上衣包括前衣片、侧衣片、风琴盖、后衣片、衣领、衣袖和弹性材 料;其中所述上衣带有两个风琴盖,分别位于所述后衣片的左右两侧;所述每个风琴盖包 括两片褶量;所述每个风琴盖的两片褶量上各有一条内层活动褶量净线;所述每个风琴盖 的两片褶量在内层活动褶量净线处连接在一起;所述弹性材料具有相对的两条,边分别与 所述两个风琴盖固定在一起,固定位置均为内层活动褶量净线;所述风琴盖处于折叠状态 时,所述弹性材料处于平整状态。本技术提供的上衣能将后衣片左右两侧的风琴盖被 拉出外层分割净线的褶量自动拉回到折叠状态,使其重新隐藏于上衣后衣片的外层分割净 线以内。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 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前述图1所示,风琴盖1的两侧边界为内层活动褶量净线2和外层分割净线3。 如前述图2所示,为使褶量201和褶量202更牢固地通过缝制连接在一起,在内层活动褶量 净线2处,褶量201和褶量202都有一部分衣料余量,该衣料余量的最外侧边界为内层活 动褶量毛样线5,内层活动褶量净线2和内层活动褶量毛样线5之间的衣料余量的宽度为 0. 5-1. 5cm之间的任意值,比如设计为Icm ;同样,为了使褶量202和后衣片4更牢固地通过 缝制连接在一起,在图2中标号为9的线处,褶量202和后衣片4也都有一部分衣料余量, 该部分衣料余量的边界即为外层分割净线3。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上衣的后平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上衣的结构 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上衣包括前衣片、侧衣片、风琴盖1、后衣片4、衣领、衣袖和弹性材 料。其中,该上衣有两个风琴盖1,分别位于后衣片4的左右两侧。风琴盖由褶量201和褶 量202组成,褶量202位于褶量201和后衣片4之间,褶量201和褶量202上各有一条内层 活动褶量净线2,褶量201和褶量202在内层活动褶量净线2处通过缝制方式连接在一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衣,其特征在于,该上衣包括:前衣片、侧衣片、风琴盖、后衣片、衣领、衣袖和弹性材料;其中:所述上衣带有两个风琴盖,分别位于所述后衣片的左右两侧;所述每个风琴盖包括两片褶量;所述每个风琴盖的两片褶量上各有一条内层活动褶量净线;所述每个风琴盖的两片褶量在内层活动褶量净线处连接在一起;所述弹性材料具有相对的两条边,分别与所述两个风琴盖固定在一起,固定位置均为内层活动褶量净线;所述风琴盖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弹性材料处于平整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平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报喜鸟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