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塔及再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1139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再生塔及再生系统,再生塔包括:塔体,包括容纳腔;两个隔板,将容纳腔分隔为上腔体、中腔体和下腔体;两个连接管,分别穿设于两个隔板;加热部件,设在下腔体;塔体上设有液体入口、液体出口、第一气体入口、第一气体出口、第二气体入口、第二气体出口和第三气体出口,液体入口将上腔体和吸收塔的富液出口连通,液体出口将下腔体和吸收塔的贫液入口连通,第一气体入口将中腔体和水蒸气发生器的水蒸气出口连通,第一气体出口与上腔体连通,第二气体出口与中腔体连通,第三气体出口与下腔体连通,第二气体入口和上腔体连通;第二气体出口和第三气体出口均与第二气体入口连通,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再生塔的热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捕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再生塔及再生系统及再生方法。


技术介绍

1、碳排放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释放到大气中的过程。这些气体的排放主要来自燃烧化石燃料、工业生产和农业活动。碳排放是导致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过多的碳排放会导致地球表面温度上升,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问题。

2、为了减少碳排放,人们专利技术了碳捕获技术,通过捕获和分离工业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然后将其储存在地下或转化为其他有用的物质,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

3、在现有技术中的碳捕获技术中,再生塔通常使用加热装置来释放吸收剂上捕获的二氧化碳(co2),这种设置存在热效率不高的问题,从而导致了再生的能耗较高。

4、上述的热效率不高的原因分析如下:

5、(1)单一加热源:再生塔仅在底部设置加热装置,导致热量分布不均匀,上部吸收剂的再生效率较低。

6、(2)热损失:在加热过程中,热量可能通过塔壁散失,导致能量浪费。

7、(3)非最优操作条件:加热装置可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塔还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所述上腔体(4)内的第一喷淋部件(17)、第一填料部(18)和第一承接板(19),所述第一喷淋部件(17)的入口与所述液体入口(8)连通,所述第一喷淋部件(17)的出口用于向所述第一填料部(18)喷射液体,所述第一承接板(19)用于承接由所述第一填料部(18)上落下的液体,所述第一承接板(19)的底部与位于上方的所述连接管(3)的上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塔还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所述中腔体(5)内的第二喷淋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塔还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所述上腔体(4)内的第一喷淋部件(17)、第一填料部(18)和第一承接板(19),所述第一喷淋部件(17)的入口与所述液体入口(8)连通,所述第一喷淋部件(17)的出口用于向所述第一填料部(18)喷射液体,所述第一承接板(19)用于承接由所述第一填料部(18)上落下的液体,所述第一承接板(19)的底部与位于上方的所述连接管(3)的上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塔还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所述中腔体(5)内的第二喷淋部件(20)、第二填料部(21)和第二承接板(22),所述第二喷淋部件(20)的入口与位于上方的所述连接管(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牛陈开达郭东方孙北奇范紫桉王焕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