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流站碳排放计算方法、介质及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4311140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流站碳排放计算方法、介质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基于设计施工图纸划定换流站物理边界;结合换流站建设及运行特性划定碳排放物质边界;根据换流站物理边界内功能单元区分一级特征区域;根据换流站各特征区域的类型,匹配区域碳排放要素;在确定的碳排放物质边界和区域碳排放要素内,对各一级特征区域的碳排放量进行综合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绘制换流站碳排放总量空间分布图,及空间碳排因子分布图,与同类换流站空间碳排因子分布图进行对比,判定碳排放量是否合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换流站高碳排空间进行准确定位并实现对换流站碳排放的精准管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碳排放量计算,具体是一种换流站碳排放计算方法、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换流站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或者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满足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电能质量要求的输变电设施。换流站内包括阀厅、主控楼、辅控楼、gis室、综合楼等基础设施,各项设施通过产生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2、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碳排放管控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换流站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其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碳排放。目前,传统碳排放计算多基于建筑、系统或设备的单项消耗,尚缺乏针对换流站建设和运行特性的碳排放计算方法,且在换流站碳排放的空间分解能力上存在限制,对换流站碳排放空间规律的理解缺乏量化支撑,难以对换流站高碳排空间进行准确定位并实现对换流站碳排放的精准管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换流站碳排放计算方法、介质及电子设备,可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流站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流站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流站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流站物理边界为换流站用地红线边界,所述碳排放物质边界包括一类物质、二类物质、…、六类物质,所述一级特征区域包括阀厅区、控制楼区、备品库区、GIS区、继电器室区、柔直变室区、综合楼区和室外场地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流站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特征区域根据碳排放计算的空间粒度要求及获取数据精细度,进一步细分二级特征区域,所述控制楼区的二级特征区域划分为主控楼区和辅控楼区,所述备品库区的二级特征区域划分为一次备品库区和二次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流站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流站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流站物理边界为换流站用地红线边界,所述碳排放物质边界包括一类物质、二类物质、…、六类物质,所述一级特征区域包括阀厅区、控制楼区、备品库区、gis区、继电器室区、柔直变室区、综合楼区和室外场地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流站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特征区域根据碳排放计算的空间粒度要求及获取数据精细度,进一步细分二级特征区域,所述控制楼区的二级特征区域划分为主控楼区和辅控楼区,所述备品库区的二级特征区域划分为一次备品库区和二次备品库区,所述综合楼区的二级特征区域划分为综合楼办公区和综合楼居住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流站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匹配区域碳排放要素需建立区域三维碳排放要素库,所述区域三维碳排放要素库的第一维度设定为换流站碳排放物质边界内按照阶段划分的时间切片,所述区域三维碳排放要素库的第二维度设定为换流站碳排放物质边界按照材料和设备划分的系统切片;所述区域三维碳排放要素库的第三维度为特征区域的类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换流站碳排放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切片包括生产阶段、运输阶段、施工阶段、运行阶段和拆除阶段,所述系统切片包括建筑系统和电力设备系统,根据所述特征区域的类型,遍历匹配区域三维碳排放要素库中的第一维度和第二维度,得到所述特征区域的碳排放要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流站碳排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雄辉彭清付诗禧曾庆荷陈保刚王首魁潘国洪王卫朱云峰张肖峰黎玉婷丁伟刘忠保范子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