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层和用于接触功能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10690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功能层,用于车窗的遮蔽组件、特别是可变光学传输组件,功能层包括:第一背膜,其具有优选地分段的第一导电涂层;第二背膜,其具有第二导电涂层;以及设置在两个导电涂层之间的液晶阵列。第一导电涂层至少部分地暴露在表面区域中并且在暴露的表面区域中至少部分地被去除以形成至少一个绝缘区域,从而形成第一导电涂层的至少一个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通过至少一个绝缘区域与第二段电绝缘,至少一个第一导电导体路径从第一段在绝缘区域中延伸到接触区域,接触区域配置成与遮蔽组件电接触,第一绝缘层被施加于第一导电导体路径,以及施加于第一绝缘层的至少一个第二导电导体路径从第二段在绝缘区域中延伸到接触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所述的用于车窗的功能层。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方法,特别是与用于车窗的功能层进行电接触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车窗具有用于可变光学传输组件,其中使用了功能层,例如,车窗是车顶元件,其可相对于车辆结构移动或固定。车窗是一种复合组件,具有外窗体和内窗体。外窗体构成车窗的外可见表面,内窗体构成车窗的内可见表面。外窗体和内窗体之间的功能层为pdlc(聚合物分散液晶)、spd(悬浮颗粒装置)、ec(电致变色)或lc(液晶)阵列,通过这些功能层可以控制光线进入车窗。可变光学传输组件可在阻挡状态和传输状态之间切换,阻挡状态的作用类似于扩散器,而传输状态的作用则是使光线基本上不散射地穿过车窗。

2、可变光学传输组件通常包括两层塑料膜,每层塑料膜的内侧都具有透明的导电涂层,塑料膜之间还具有可变层,通过施加相应的电压,可在阻挡状态和传输状态之间切换。塑料膜的导电涂层各自形成电极层,可通过适当的电接触连接到控制装置和/或电压源。电极层的电接触特别是发生在组件的侧向边缘,以实现可变的光学传输。p>

3、为了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功能层(32,32'),用于车窗的遮蔽组件、特别是可变光学传输组件(20),所述功能层(32,32')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层(32,32'),其特征在于,第一背膜(22)和/或第二背膜(24)包括塑料材料,优选地是PET。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功能层(32,32'),其特征在于,第一导电涂层(28)和/或第二导电涂层(30)包括ITO层。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功能层(32,3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导电导体路径(36,42)是借助于导电油墨和/或导电浆料和/或导电涂料印刷或施加上去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能层(32,32'),用于车窗的遮蔽组件、特别是可变光学传输组件(20),所述功能层(32,32')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层(32,32'),其特征在于,第一背膜(22)和/或第二背膜(24)包括塑料材料,优选地是pet。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功能层(32,32'),其特征在于,第一导电涂层(28)和/或第二导电涂层(30)包括ito层。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功能层(32,3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导电导体路径(36,42)是借助于导电油墨和/或导电浆料和/或导电涂料印刷或施加上去的。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功能层(32,32'),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区域(38)通过至少一个连接导体路径(52)与遮蔽组件的电端子(54)相连接,所述电端子(54)允许第二导电涂层(30)被接触,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导体路径(52)至少部分地印刷和/或施加在第二背膜(24)上。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功能层(32,32'),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导电涂层(30)的第二背膜(24)以及液晶阵列在暴露的表面区域(31)被剥离和/或去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功能层(32,3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暴露的表面区域(31)的边缘区域设置边缘密封,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导体路径(52)延伸跨过优选的阶梯形的边缘区域。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Y·克施文德尔
申请(专利权)人:韦巴斯托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