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土地区基坑大间距支护桩桩间土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1037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4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区基坑大间距支护桩桩间土支护结构,涉及基坑支护技术领域,该支护结构包括多个灌注桩和冠梁,所述灌注桩预埋至地基处,所述冠梁设置于多个所述灌注桩上方,每个所述灌注桩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钢套筒,相邻两个所述灌注桩对应的所述钢套筒之间设有槽钢,两个所述灌注桩之间设有多组钢筋网片,每组所述钢筋网片固定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灌注桩的对应两个所述钢套筒和所述槽钢之间。其解决了其解决了现有其解决了在设置桩间距较大的支护结构时,面对软土地区土质较差且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下,会导致桩间土流失甚至发生基坑渗漏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基坑支护,尤其涉及一种软土地区基坑大间距支护桩桩间土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钻孔桩间土体的支护一般釆用网喷混凝土的方法,即,在开挖面钻孔桩身植入钢筋,钢筋网片通过加强筋与植入钻孔桩的钢筋焊接,钢筋网片与喷射混凝土共同作用,作为桩间土体的支护结构。然而,上述方法在实际应用时,会遇到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桩间距较大时安全性不足、植筋强度不满足要求、软土地区土质较差且地下水位较高导致桩间土流失甚至发生基坑渗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土地区基坑大间距支护桩桩间土支护结构,其解决了现有其解决了在设置桩间距较大的支护结构时面对软土地区土质较差且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下,会导致桩间土流失甚至发生基坑渗漏等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软土地区基坑大间距支护桩桩间土的支护结构,包括多个灌注桩和冠梁,所述灌注桩预埋至地基处,所述冠梁设置于多个所述灌注桩上方,每个所述灌注桩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钢套筒,相邻两个所述灌注桩对应的所述钢套筒之间设有槽钢,两个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土地区基坑大间距支护桩桩间土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灌注桩(1)和冠梁(5),所述灌注桩(1)预埋至地基处,所述冠梁(5)设置于多个所述灌注桩(1)上方,每个所述灌注桩(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钢套筒(2),相邻两个所述灌注桩(1)对应的所述钢套筒(2)之间设有槽钢(4),两个所述灌注桩(1)之间设有多组钢筋网片(3),每组所述钢筋网片(3)固定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灌注桩(1)的对应两个所述钢套筒(2)和所述槽钢(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区基坑大间距支护桩桩间土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筒(2)固定至所述灌注桩(1)上,所述槽钢(4)两端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土地区基坑大间距支护桩桩间土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灌注桩(1)和冠梁(5),所述灌注桩(1)预埋至地基处,所述冠梁(5)设置于多个所述灌注桩(1)上方,每个所述灌注桩(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钢套筒(2),相邻两个所述灌注桩(1)对应的所述钢套筒(2)之间设有槽钢(4),两个所述灌注桩(1)之间设有多组钢筋网片(3),每组所述钢筋网片(3)固定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灌注桩(1)的对应两个所述钢套筒(2)和所述槽钢(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区基坑大间距支护桩桩间土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筒(2)固定至所述灌注桩(1)上,所述槽钢(4)两端分别插入至所述钢套筒(2)内,且所述槽钢(4)两端外壁分别焊接固定至与所述钢套筒(2)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区基坑大间距支护桩桩间土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钢(4)上有多组锁紧装置(6),在所述钢筋网片(3)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灌注桩(1)的对应两个所述钢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硕张旭斌高洪健史精胡正亮赵宁王怀静潘家明武恒赵晖李守庆王飞翔曹鹏王玺闫安王颖徐晨马瑞菊魏朝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地质工程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