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连生专利>正文

一种手术台侧卧位肩臂防压垫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10256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46
本技术涉及医疗手术设备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术台侧卧位肩臂防压垫板装置,底座组件包括基板以及间隔安装于基板顶表面的第一支撑短杆和第二支撑短杆,在第一支撑短杆及第二支撑短杆表面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肩臂支撑组件固定安装于第一支撑短杆与第二支撑短杆之间的基板顶表面,肩臂支撑组件包括安装托手板、连接于安装托手板顶表面的第三支撑短杆以及连接于第三支撑短杆表面的肩臂支撑板,肩臂支撑板表面对称开设有肩臂悬空缺口,肩臂悬空缺口侧端面转动连接有旋转折叠板,该装置在病人处于侧卧位时,使肩臂处于悬空状态,从而避免了肩臂受压导致病人下肩臂桡神经损伤、以及影响手术的进行及手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手术设备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术台侧卧位肩臂防压垫板装置


技术介绍

1、在一些手术中,常常需要通过变换病人的手术体位,以便医生进行手术操作;以多发性皮下脂肪瘤为例,多发性皮下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瘤体可发生于体表的任何部位,所以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变换病人的手术体位,使充分暴露瘤体,以便于医生手术操作,达到将瘤体一次性取尽的目的,其中,侧卧位(即病人体姿调整至侧躺状态)就是手术中常用的体位之一。

2、相关技术中的手术台,虽然手术台面配备有三公分左右的平面式海绵软垫,可以帮助医生稳定病人的体姿,解决术中躯体晃动的问题,同时也给病人带来舒适的体验助于手术进行,但是,在病人体位处于侧卧位时,其病人贴近手术台面的肩臂往往受到自身重力的挤压,在侧卧位状态下手术超过半小时,容易导致病人下肩臂桡神经损伤,以及影响手术的进行及效果;以多发性皮下脂肪瘤手术治疗过程为例,其病人处于侧卧位时肩臂受压端常出现以下情况:受压肢体远端淤青肿胀问题,特别是上肢多发性脂肪瘤取出手术后,渗出性肿胀加重;静脉麻醉通道流畅性受阻问题,严重时影响到麻醉效果;肩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术台侧卧位肩臂防压垫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台侧卧位肩臂防压垫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肩臂悬空缺口(331)从所述肩臂支撑板(330)一侧端面贯穿开设至另一侧端面,所述肩臂支撑板(330)顶表面层叠设置安装有肩臂支撑软垫(34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手术台侧卧位肩臂防压垫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肩臂悬空缺口(331)两内侧端面与所述第一旋转折叠板(350)及所述第二旋转折叠板(351)连接处设置有铰链件(360),通过所述铰链件(360)实现所述第一旋转折叠板(350)及所述第二旋转折叠板(351)的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台侧卧位肩臂防压垫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台侧卧位肩臂防压垫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肩臂悬空缺口(331)从所述肩臂支撑板(330)一侧端面贯穿开设至另一侧端面,所述肩臂支撑板(330)顶表面层叠设置安装有肩臂支撑软垫(34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手术台侧卧位肩臂防压垫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肩臂悬空缺口(331)两内侧端面与所述第一旋转折叠板(350)及所述第二旋转折叠板(351)连接处设置有铰链件(360),通过所述铰链件(360)实现所述第一旋转折叠板(350)及所述第二旋转折叠板(351)的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术台侧卧位肩臂防压垫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折叠板(351)两侧端面设置有内凹圆弧,所述第一旋转折叠板(350)靠近所述第二旋转折叠板(351)端面设置有外凸圆弧,其中,内凹圆弧与外凸圆弧的圆弧半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台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连生段君
申请(专利权)人:武连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