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催化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09686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催化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烯烃聚合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催化剂组分包含以下组分或以下组分的反应产物:(1)镁化合物;(2)有机环氧化合物;(3)有机磷化合物;(4)助析出剂;(5)钛化合物;(6)内给电子体化合物;(7)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包括选自(甲基)丙烯酸酯/α‑烯烃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催化剂组分不仅具有良好的球形度,且催化剂性能优良,用于丙烯聚合时,具有较高的聚合活性和氢调敏感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烯烃聚合,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组分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包含所述催化剂组分的催化剂体系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负载型ziegler-natta催化剂由于其形态可以通过载体形态来调控而受到广泛的开发,特别是氯化镁载体负载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制备具有良好颗粒形态的催化剂有利于工业装置运行,是一直以来催化剂开发的关键之一,目前有多种技术可制备形态良好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组分。

2、其中一种是先制备镁化合物载体,再将载体与钛化合物反应生成含钛和镁催化剂固体物,并负载上内给电子体化合物形成催化剂组分。工业上常用的载体有氯化镁乙醇加合物和乙氧基镁。这类技术中催化剂的形态和粒径分布由预先制备的镁化合物载体决定。例如众所周知的高速搅拌技术、高压挤出技术、喷雾技术、超重力技术等均是用来制备这种固体物,它们通常可以是球形形态。但是,这些技术通常能耗大且工艺复杂,无法连续法生产出催化剂组分。

3、另一种方法通常需制备含有镁化合物的均相溶液,然后与氯化试剂反应以沉淀出固体状的钛/镁配合物,并负载上内给电子体化合物形成催化剂组分。该方法的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球形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组分或以下组分的反应产物:(1)镁化合物;(2)有机环氧化合物;(3)有机磷化合物;(4)助析出剂;(5)钛化合物;(6)内给电子体化合物;(7)表面活性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酯/α-烯烃共聚物中衍生自α-烯烃的结构单元含量为10wt%~90wt%,优选为20wt%~8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球形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以每摩尔镁化合物计,有机环氧化合物的用量为0.1~10摩尔,有机磷化合物的用量为0.1~10摩尔,有机溶剂的用量为0.5~40摩尔,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形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组分或以下组分的反应产物:(1)镁化合物;(2)有机环氧化合物;(3)有机磷化合物;(4)助析出剂;(5)钛化合物;(6)内给电子体化合物;(7)表面活性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酯/α-烯烃共聚物中衍生自α-烯烃的结构单元含量为10wt%~90wt%,优选为20wt%~8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球形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以每摩尔镁化合物计,有机环氧化合物的用量为0.1~10摩尔,有机磷化合物的用量为0.1~10摩尔,有机溶剂的用量为0.5~40摩尔,钛化合物的用量为0.5~25摩尔,助析出剂的用量为0.01~1摩尔,内给电子体化合物的用量为0.01~1摩尔;优选地,有机环氧化合物的用量为0.4~4摩尔,有机磷化合物的用量为0.8~4摩尔,有机溶剂的用量为2~30摩尔,钛化合物的用量为1~20摩尔,助析出剂的用量为0.04~0.4摩尔,内给电子体化合物的用量为0.03~0.8摩尔;

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球形催化剂组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中,以每摩尔镁化合物计,有机环氧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展周俊领付梅艳严立安岑为张晓帆林洁郭正阳张天一王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