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民用建筑自动喷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09676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4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民用建筑自动喷淋装置,属于建筑消防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喷淋装置无法根据现场情况调节喷淋面积,缺少实时监控及输水管密封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技术包括支撑板上贯穿设有输水管,输水管贯穿设有控制腔,控制腔贯穿设有输水软管,输水软管上设有自动控制阀门,控制腔的内部设有活塞杆,支撑板上设有粉尘监测器和温度传感器;输水管的内侧壁上转动设有橡胶塞;输水管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撑盘,支撑盘空腔内底部设有螺旋桨;粉尘监测器、温度传感器和自动控制阀门分别与活塞杆电信号连接。本技术实现了大面积喷淋的效果,可以对作业环境有效进行监控,自动控水效果优良,进一步地提高了作业效率以及作业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消防,具体涉及一种民用建筑自动喷淋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化人口的快速发展,中心城市内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同时也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施工场景遍布在多个城市内,由于用到沙石和混凝土等材料,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大量的粉尘,对施工现场和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在搭建建筑时,尤其是高层建筑,需用大量的脚手架和安全网以辅助工人施工并保护工人安全,而脚手架大多是木质材料,脚手架和安全网均属于易燃材料,易引发火灾,因此,在建筑施工场地,安装同时具有除尘和灭火功能的喷淋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2、现有的民用建筑喷淋装置自动化程度较低,缺少对建筑环境进行实时监控以达到及时降尘、灭火消防的目的,且喷淋装置中输水管的密封效果不佳,降低了使用效果,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存在无法根据现场环境调节喷淋面积的弊端,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民用建筑自动喷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民用建筑自动喷淋装置,以解决现有喷淋装置存在无法根据现场情况调节喷淋面积,缺少对建筑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民用建筑自动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上贯穿设有输水管(7),输水管(7)的一侧贯穿设有控制腔(6),控制腔(6)一侧贯穿设有输水软管(5),输水软管(5)上设有自动控制阀门(21),控制腔(6)的内部嵌入安装有活塞杆(8),活塞杆(8)的顶推端固定安装有活塞板(9),支撑板(1)上还设有粉尘监测器(2)和温度传感器(4);所述输水管(7)的内侧壁上设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内侧转动设有固定轴(11),固定轴(11)上贯穿设有连接块(23),连接块(23)连有橡胶塞(10),橡胶塞(10)平面与输水管(7)水平截面平齐;所述输水管(7)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民用建筑自动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上贯穿设有输水管(7),输水管(7)的一侧贯穿设有控制腔(6),控制腔(6)一侧贯穿设有输水软管(5),输水软管(5)上设有自动控制阀门(21),控制腔(6)的内部嵌入安装有活塞杆(8),活塞杆(8)的顶推端固定安装有活塞板(9),支撑板(1)上还设有粉尘监测器(2)和温度传感器(4);所述输水管(7)的内侧壁上设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内侧转动设有固定轴(11),固定轴(11)上贯穿设有连接块(23),连接块(23)连有橡胶塞(10),橡胶塞(10)平面与输水管(7)水平截面平齐;所述输水管(7)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撑盘(13),输水管(7)贯穿于支撑盘(13)顶部,支撑盘(13)的外侧壁设有多个喷头(14),支撑盘(13)空腔内底部固接有连接块(16),连接块(16)上设有螺旋桨(17);所述粉尘监测器(2)、温度传感器(4)和自动控制阀门(21)分别与活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振国张军良崔永强马铭瑞
申请(专利权)人: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