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热风循环烘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9658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4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型热风循环烘床,包括烘床及热风循环装置,热风循环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顶部出风口,出风管,回风管、加热段和底部进风口,加热段靠近进风口设置,其内设引风机和换热器,出风管顶部设带风门的新风口,出风管内设上部的列管式排湿装置和下部的出风风道,出风风道内设风阀,风阀上连接有互动杆,互动杆一端连接风阀,另一端连接风门。本技术通过出风管内设列管式排湿装置和出风风道,新风口设于排湿装置顶部,并风门与风阀通过互动杆联动启闭,新风流经排湿装置受热后进入循环,该装置可以便捷地切换循环风与排湿状态,既隔绝湿热空气与新风,并有效回收利用排湿过程中的热量,降低换热器的能源消耗,更为节能降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产品加工,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型热风循环烘床


技术介绍

1、农初产品加工时通常需要对其进行脱水或干燥处理,尤其是红薯等块状农初产品,通常会在封闭的烘床内进行加工处理,由于农作物的自身含有的水分量较大,烘干处理时,会导致大量的水蒸气存留在烘床内部空间中,造成内部空气湿度过大,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烘干效率,故通常会在封闭烘床中设置除湿装置。现有烘床的除湿装置通常区分循环风道单独设置,需要除湿时需抽取烘床内的湿热空气后重新注入新鲜空气,存在装置切换过程较为复杂,湿热空气的余热较难回收,能源消耗大,不利于生产成本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节能型热风循环烘床,以解决现有烘床循环风和除湿装置切换过程复杂,湿热空气余热难利用的情况。

2、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3、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节能型热风循环烘床,包括封闭式烘床,烘床连通有外部热风循环装置,热风循环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出风口,出风管,回风管和进风口,其中,所述出风口设于烘床的顶部,所述进风口设于烘床下侧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型热风循环烘床,包括封闭式烘床,烘床连通有外部热风循环装置,热风循环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出风口,出风管,回风管和进风口,其中,所述出风口设于烘床的顶部,所述进风口设于烘床下侧部,所述进风口与回风管之间设有加热段,加热段内沿气体流向依次设有引风机和热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顶部靠近出风口一侧开设有新风口,新风口上设有风门,所述出风管内分割为两部分,其中上部为若干长列管组成的排湿装置,下部为出风风道,所述排湿装置的列管入口端设于出风管内部,出口端与外部环境相通,所述出风风道内设有风阀,所述风阀连接有驱动装置以驱动所述风阀的启闭,所述风阀还连接有互动杆,所述互动杆一端设于所述风阀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热风循环烘床,包括封闭式烘床,烘床连通有外部热风循环装置,热风循环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出风口,出风管,回风管和进风口,其中,所述出风口设于烘床的顶部,所述进风口设于烘床下侧部,所述进风口与回风管之间设有加热段,加热段内沿气体流向依次设有引风机和热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顶部靠近出风口一侧开设有新风口,新风口上设有风门,所述出风管内分割为两部分,其中上部为若干长列管组成的排湿装置,下部为出风风道,所述排湿装置的列管入口端设于出风管内部,出口端与外部环境相通,所述出风风道内设有风阀,所述风阀连接有驱动装置以驱动所述风阀的启闭,所述风阀还连接有互动杆,所述互动杆一端设于所述风阀上,另一端设于所述新风口的风门上,以控制风阀与风门一启一闭实现循环风与新风的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热风循环烘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互动杆包括第一连杆、切换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风阀和所述切换杆的一侧端部,所述第二连杆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风门和所述切换杆的另一侧端部,所述切换杆上设有固定的转动支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热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揭金海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鑫威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