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监控补光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9592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41
本申请涉及一种监控补光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表面具有透明视窗;镜头,所述镜头装设于所述壳体内,并经由所述透明视窗拍摄;光源组,所述光源组装设于所述壳体内;透镜模块,所述透镜模块装设于所述光源组和透明视窗之间,所述光源组出射的光线经由所述透镜模块的调节后、经由所述透明视窗出射,以为所述镜头的视野范围补充光线;其中,所述透镜模块包括:用于将入射光线朝向预设方向偏折的第一透镜、用于将入射光线收聚折射的第二透镜、和用于将入射光线折射为准直光斑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矩阵排列,且与所述光源组的光源一一对应;自所述透镜模块出射的光线在所述镜头的光轴方向上组合覆盖所述视野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监控补光设备


技术介绍

1、雷达检测监控补光的实际应用场景多为远距离或超远距离,因此要求补光角度小,目前雷达检测监控的光源多使用红外led(发光二极管)灯珠,但是红外led的发光角度大,十分不利于小角度的透镜设计,且相同功率电流下,红外led相对能量低,所以需求的灯珠和透镜也多,另外红外led灯珠的波长范围大,不利于监控图像画面清晰。

2、目前小角度远距离的透镜设计方案主要是tir(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全内反射)透镜,这种方案虽然能够做到补光角度小且能量利用率高,但通过tir透镜投射的光斑过度不均匀,容易产生明暗亮环,导致监控画面图像质量差。

3、另外普通单一透镜方案只能满足特定距离的补光需求,无法兼顾不同距离补光,灵活性差,容易造成架设设备过多;同时不同距离的事物,横向补光的范围不同,如果采用单一的补光透镜方案,投射的光斑角度固定,就会导致近处光斑过小,中心画面过亮过爆,边缘过暗,远处则会光斑过大,补光亮度不够,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损失。

r/>

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监控补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补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41)与第二透镜(42)的数量之和等于所述第三透镜(43)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监控补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43)在竖直方向上依次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控补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41)和所述第二透镜(42)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补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模块(40)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监控补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41)具有第一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监控补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补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41)与第二透镜(42)的数量之和等于所述第三透镜(43)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监控补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43)在竖直方向上依次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控补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41)和所述第二透镜(42)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补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模块(40)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监控补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41)具有第一入光面(411)和第一出光面(412),所述第一入光面(411)和第一出光面(412)均形成为平面,且所述第一出光面(412)与竖直方向形成上倾的第一夹角,以使得自所述第一入光面(411)入射的光线向下偏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监控补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a)的范围为6.5°≤a≤8°。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监控补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42)具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后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