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电池负极汇流盘及圆柱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9591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41
本技术公开圆柱电池负极汇流盘及圆柱电池。圆柱电池负极集流盘包括中心孔,位于中心孔外侧的至少两汇流盘片,汇流盘片是将负极汇流盘沿负极汇流盘的径向方向分隔开后形成,相邻汇盘片的隔开空间设置至少一V型弹片,将相邻汇盘片桥接;汇流盘片外侧布置有过流通道区,过流通道区连接搭接耳,搭接耳相对于过流通道区呈折弯状态且折弯后指向方向与V型弹片的凸伸方向一致。本技术解决了常规集流盘压紧能力弱,集流盘焊接有效性较差问题,增强汇流盘热辐射、热传导能力,减少了极组与壳体间导电距离,增强汇流盘热辐射、热传导能力,减少极组与壳体间导电距离;过流通道区具备熔断保护机制;兼具常规汇流盘的定位与电解液流通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圆柱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圆柱电池负极汇流盘及圆柱电池


技术介绍

1、汇流盘(又称汇流片,集流盘)是连接电池正负极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收集和传导电流。大圆柱电池汇流盘通常由铜、铝等导电材料构成。其形状与大圆柱电池的正负极结构相匹配,以确保良好接触和导电性能。汇流盘的主要功能是收集电池内部产生的电流,并将其传导到外部电路中。它能够承受较大的电流和电压,以满足大圆柱电池的高功率需求。同时,汇流盘还能够有效地散热,以保持电池的正常工作温度。

2、现有圆柱电池中,负极汇流盘大多采用整体结构,分为平面和立边,平面一般采用开孔方式,便于定位与电解液流通并利于与极组焊接;立边主要用来与壳体汇流焊接。汇流盘与极组、壳体之间现多采用激光焊接的形式进行固定。

3、电池的正极片及负极片涂布时,会预留一部分正极空箔区及负极空箔区,卷绕后将极组的正极空箔区及负极空箔区揉平或拍平,再将正极汇流片及负极汇流片分别焊接至所述正极空箔区及负极空箔区,以传导电流。焊接要求焊接处必须紧密贴合,防止出现虚焊和过焊接现象——虚焊则容易产生阻值增大进而产生电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圆柱电池负极汇流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孔,位于所述中心孔外侧的至少两个汇流盘片,所述汇流盘片是将负极汇流盘沿负极汇流盘的径向方向分隔开后形成,相邻汇盘片的隔开空间设置至少一个V型弹片,将相邻汇盘片桥接;所述汇流盘片的外侧布置有过流通道区,所述过流通道区连接搭接耳,该搭接耳用于通过其外侧面与电池壳体内壁接触配合后焊接,该搭接耳相对于所述过流通道区呈折弯状态;该搭接耳折弯后的指向方向与该V型弹片的凸伸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圆柱电池负极汇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盘片的直径小于电芯极组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圆柱电池负极汇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圆柱电池负极汇流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孔,位于所述中心孔外侧的至少两个汇流盘片,所述汇流盘片是将负极汇流盘沿负极汇流盘的径向方向分隔开后形成,相邻汇盘片的隔开空间设置至少一个v型弹片,将相邻汇盘片桥接;所述汇流盘片的外侧布置有过流通道区,所述过流通道区连接搭接耳,该搭接耳用于通过其外侧面与电池壳体内壁接触配合后焊接,该搭接耳相对于所述过流通道区呈折弯状态;该搭接耳折弯后的指向方向与该v型弹片的凸伸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圆柱电池负极汇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盘片的直径小于电芯极组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圆柱电池负极汇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盘片的直径小于电芯极组的直径1mm-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圆柱电池负极汇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弹片的张开角度范围为10°-170°,所述v型弹片宽度为相邻汇盘片的隔开空间长度的1/6--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圆柱电池负极汇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弹片的最高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鹏阳杨莹莹禹化民高金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力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