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跨季节水体储热,具体为利用海、湖、水库水下空间跨季节水体储热的低碳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推进,高效、环保地利用自然能源已成为重要课题。然而,太阳能辐射在春、夏、秋季节过剩,冬季不足,导致太阳能集热系统在夏季产生的大量热量不能利用;风电、光电发展迅速,因其间断、不稳定性且与热能需求不同步的弊病限制了其发展,且电网消纳风电、光电等新能源的能力不足,弃风弃光现象严重。电厂在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余热排放到环境中,不仅造成了能源的浪费,还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热电联产电厂在非采暖季节没有供热需求,大量的热能无法消化;大量绿电的输入造成电网调峰与火电机组灵活性之间矛盾突出,电网需要大量的储热、储电能力实现热电解耦和深度调峰。储热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特别是跨季节储热技术,可将非供暖期收集的各种热能储存至供暖期使用,缓解供暖能量“冬季不足,夏季过剩”的矛盾, 为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利用和缓解不稳定以及能源供需不匹配的问题发挥着关键作用。
2、水体储热是一项相对成熟、可靠、安全、低成本的技术,具有单
...【技术保护点】
1.利用海、湖、水库水下空间跨季节水体储热的低碳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地面设施、水面(下)设施两部分构成;非采暖季节利用地面设施把太阳能、工业余热、锅炉及窑炉烟气余热以及低谷电、光电、风电等廉价电能转换成95℃以上热水,储存到水下设施的储热罐中,采暖季供热时从储热罐取出热水进入热网或通过换热器实现跨季节供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海、湖、水库水下空间跨季节水体储热的低碳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热(冷)调节罐为大型保温水罐,其功能是在罐内实施加热(降温)并短时间储存热(冷)水;热(冷)源是太阳能集热器、电厂及工业余热,低谷电、光电、风电、锅炉及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海、湖、水库水下空间跨季节水体储热的低碳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地面设施、水面(下)设施两部分构成;非采暖季节利用地面设施把太阳能、工业余热、锅炉及窑炉烟气余热以及低谷电、光电、风电等廉价电能转换成95℃以上热水,储存到水下设施的储热罐中,采暖季供热时从储热罐取出热水进入热网或通过换热器实现跨季节供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海、湖、水库水下空间跨季节水体储热的低碳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热(冷)调节罐为大型保温水罐,其功能是在罐内实施加热(降温)并短时间储存热(冷)水;热(冷)源是太阳能集热器、电厂及工业余热,低谷电、光电、风电、锅炉及窑炉烟气余热、热电联产电厂的余热等的一种以上以及冬季低温空气;各种热源生产的热水储存在储热(冷)调节罐中达到95℃以上灌注到水下储热(冷)罐中跨季节储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海、湖、水库水下空间跨季节水体储热的低碳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下储热(冷)罐是实现跨季节储热的大体积的水容器,利用海、湖、水库可利用水面下方一定的深度的稳定水体空间容纳储罐实现跨季节储热;非采暖季将储热(冷)调节罐中的水通过各种热源加热到9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崇兴,王浩,李晋,何凡,王超,田雨,朱永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