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能电池,特别是一种浸没式液冷电池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存储和便携设备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电池热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电池在充放电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而高温环境和电池均温性差对电池的效率有负面影响,导致电池容量损失、功率下降和循环寿命缩短性能。在双碳战略与能源战略大背景下,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的井喷式发展,电池热管理其必将成为电网稳定、高效、安全运行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
2、目前,解决电池高发热问题的方式主要是采用风冷冷却和冷板式液冷技术,分别存在散热效率低、能耗大,结构较复杂、接触热阻较大的弊端,以及均存在均温性差的问题。因此,需要针对电池高发热问题进行技术革新,提升电池的使用效率和降低电池散热能效是现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3、 cn 116163985a公开了一种储能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是通过制冷循环模块进行制冷剂的循环,通过制冷剂的相变来带走热量,进而可对冷却液进行降温,通过冷却液循环模块来对冷却液进行循环以对储能设备进行降温或供热,二者通过中间换热器进行耦合。然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浸没式液冷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次侧冷却液循环系统、一次侧重力热管循环系统和换热器;所述二次侧冷却液循环系统和一次侧重力热管循环系统通过换热器进行耦合进行热量传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没式液冷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管道上设有用于检测回液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送液管道上设有用于检测送液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没式液冷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通阀的一进口端连接加热器,另一进口端连接换热器的二次侧出口,出口端连接送液管道;所述加热器与换热器的二次侧之间并联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浸没式液冷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次侧冷却液循环系统、一次侧重力热管循环系统和换热器;所述二次侧冷却液循环系统和一次侧重力热管循环系统通过换热器进行耦合进行热量传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没式液冷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管道上设有用于检测回液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送液管道上设有用于检测送液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没式液冷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通阀的一进口端连接加热器,另一进口端连接换热器的二次侧出口,出口端连接送液管道;所述加热器与换热器的二次侧之间并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没式液冷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柜的出液侧、电池柜的进液侧均设有用于通断的阀门;所述电池柜上设有补液/排液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没式液冷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热管冷却模块包括风冷冷凝器、气体管和液体管;所述风冷冷凝器用于将换热器中的气态制冷剂经气体管上升进入风冷冷凝器被冷却变成液态,经液体管流回至换热器蒸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浸没式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岳浩,孙小琴,朱江恬,段文超,陈慧兰,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