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弧系统及断路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09141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38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灭弧系统及断路器。该灭弧系统包括灭弧室、触头组件和壳体,灭弧室和触头组件设置于壳体内;灭弧室具有一灭弧腔体;触头组件包括主触头、弧触头和静触头;弧触头具有第二动触点的一端伸入灭弧腔体内运动并能够与静触头接触或分开;主壳体上设置有隔弧板,隔弧板位于主触头和弧触头之间且与灭弧腔体的一侧腔壁的位置对应,隔弧板远离灭弧腔体的一侧形成电弧隔离区,主触头具有第一动触点的一端在电弧隔离区内运动并能够与静触头接触或分开。本申请提供的灭弧系统中,第一动触点和第二动触点分别隔离在独立的区域中,能够避免带电粒子溢散至第一动触点处,从而提升灭弧系统分断电流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灭弧系统及断路器


技术介绍

1、灭弧系统是电气开关的关键结构之一,通常情况下,灭弧系统包括主触头、静触头及灭弧室等结构,当主触头和静触头断开时,会产生电弧,需利用灭弧室内设置的灭弧栅片对产生的电弧进行切割,以熄灭电弧。现有产品的动静触头在分开后电弧会产生高温,使内部气体带着一些带电粒子在灭弧腔室内四散,甚至会转移至主触头,严重时会导致主触头被击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灭弧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流断开时产生的大量带电粒子转移至主触头上,严重时会导致主触头被击穿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灭弧系统,包括灭弧室、触头组件和壳体,所述灭弧室和所述触头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4、所述灭弧室具有一灭弧腔体;

5、所述触头组件包括主触头、弧触头和静触头;所述弧触头具有第二动触点的一端伸入所述灭弧腔体内运动并能够与所述静触头接触或分开;

>6、所述壳体上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灭弧室(1)、触头组件(2)和壳体(3),所述灭弧室(1)和所述触头组件(2)设置于所述壳体(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弧板(3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隔弧板(31)分别设置于所述弧触头(22)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灭弧腔体(11)的两侧腔壁的位置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包括基座(33)和中盖(34),所述基座(33)和所述中盖(34)扣合连接并在二者内部形成安装腔(35),所述灭弧室(1)和所述触头组件(2)装设于所述安装腔(35)内;所述隔弧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灭弧室(1)、触头组件(2)和壳体(3),所述灭弧室(1)和所述触头组件(2)设置于所述壳体(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弧板(3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隔弧板(31)分别设置于所述弧触头(22)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灭弧腔体(11)的两侧腔壁的位置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包括基座(33)和中盖(34),所述基座(33)和所述中盖(34)扣合连接并在二者内部形成安装腔(35),所述灭弧室(1)和所述触头组件(2)装设于所述安装腔(35)内;所述隔弧板(31)连接于所述基座(33)和/或所述中盖(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弧板(31)和所述基座(33)一体成型或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弧板(31)、与所述隔弧板(31)相对设置的所述安装腔(35)的内侧壁以及对应于所述隔弧板(31)的所述灭弧腔体(11)的一侧腔壁之间围成所述电弧隔离区(3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隔弧板(31)包括相互抵接的第一部(311)和第二部(312),两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茹嘉李强龚祚勇彭琼全嘉青张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