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仪表板大屏驱动结构、仪表板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9083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38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仪表板大屏驱动结构、仪表板及汽车,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包括蜗杆、蜗轮轴、轴承、弹性件及外壳,外壳包括壳本体,壳本体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开口,壳本体套设于蜗杆及蜗轮轴外,蜗轮轴包括轴体及蜗轮,轴体与壳本体转动连接,轴体的一端用于从第一开口伸出并与仪表板大屏连接,轴体位于壳本体内的部分同轴设有蜗轮,蜗轮用于与蜗杆啮合传动,蜗轮靠近壳本体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端面形成限位面,第二端及限位面之间设有弹性件,蜗轮用于受弹性件作用以使蜗轮沿其轴向与蜗杆锁紧。通过蜗轮的限位面与壳本体的第二端之间的弹性件对蜗轮轴施加轴向向上的作用力,使得蜗轮沿轴向被锁紧,仪表板大屏不易晃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仪表板大屏驱动结构、仪表板及汽车


技术介绍

1、汽车仪表板大屏是汽车仪表板的重要组成部分,仪表板大屏可通过旋转驱动结构驱动,使其能够沿汽车左右方向旋转合适角度,满足不同驾乘人员的使用需要。

2、现有汽车仪表板大屏的旋转驱动结构包括蜗轮、蜗杆、轴承及外壳,蜗轮转动设置于外壳内,且蜗轮一端通过连接轴与仪表板大屏连接,蜗杆驱动蜗轮转动,进而带动仪表板大屏左右转动,实现调整仪表板大屏角度的目的。由于蜗轮、蜗杆的加工精度受限,在装配后,蜗轮与蜗杆可能存在微小间隙,当蜗杆停止驱动时,蜗轮蜗杆可能未完全锁死,此时蜗轮易相对蜗杆发生晃动,也即仪表板大屏在角度调节到位后,未被锁死,当汽车行驶在颠簸路段或者施加外力按压仪表板大屏的情况下,仪表板大屏极易发生晃动,无法满足驾乘人员的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仪表板大屏易发生晃动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提供一种仪表板大屏驱动结构,包括蜗杆、蜗轮轴、弹性件及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壳本体,所述壳本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仪表板大屏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蜗杆(1)、蜗轮轴(2)、弹性件(3)及外壳(4),所述外壳(4)包括壳本体(41),所述壳本体(41)的第一端(413)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壳本体(41)套设于所述蜗杆(1)及所述蜗轮轴(2)外,所述蜗轮轴(2)包括轴体(21)及蜗轮(22),所述轴体(21)与所述壳本体(41)转动连接,所述轴体(21)的一端用于从所述第一开口伸出并与仪表板大屏(7)连接,所述轴体(21)位于所述壳本体(41)内的部分同轴设有所述蜗轮(22),所述蜗轮(22)用于与所述蜗杆(1)啮合传动,所述蜗轮(22)靠近所述壳本体(41)与所述第一端(413)相对的第二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仪表板大屏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蜗杆(1)、蜗轮轴(2)、弹性件(3)及外壳(4),所述外壳(4)包括壳本体(41),所述壳本体(41)的第一端(413)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壳本体(41)套设于所述蜗杆(1)及所述蜗轮轴(2)外,所述蜗轮轴(2)包括轴体(21)及蜗轮(22),所述轴体(21)与所述壳本体(41)转动连接,所述轴体(21)的一端用于从所述第一开口伸出并与仪表板大屏(7)连接,所述轴体(21)位于所述壳本体(41)内的部分同轴设有所述蜗轮(22),所述蜗轮(22)用于与所述蜗杆(1)啮合传动,所述蜗轮(22)靠近所述壳本体(41)与所述第一端(413)相对的第二端(414)的端面形成限位面(221),所述第二端(414)及所述限位面(221)之间设有所述弹性件(3),所述蜗轮(22)用于受所述弹性件(3)作用以使所述蜗轮(22)沿其轴向与所述蜗杆(1)锁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大屏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摩擦片(5),所述摩擦片(5)设置于所述弹性件(3)与所述限位面(22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仪表板大屏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5)包括相互层叠设置的第一摩擦片(51)和第二摩擦片(52),所述第一摩擦片(51)与所述弹性件(3)连接,所述第二摩擦片(52)安装于所述限位面(221)上,且所述第二摩擦片(52)与所述第一摩擦片(51)滑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仪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其亮管中学张园开胡亚运杨宝奎王东伟翟广雨刘晓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