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动力灰水布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0901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3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动力灰水布水处理系统,主要涉及灰水布水系统领域。包括中转井、无动力布水系统,所述中转井与灰水处理用的曝气池相连通;所述无动力布水系统包括落水管、布水管网,所述落水管与所述中转井的出水口位置相连通,所述落水管的上管口高度高于下管口高度,且所述落水管与所述布水管网之间对接连接;所述布水管网等间距铺设设置在所要进行布水的作物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实现灰水的无动力布水,使得处理后的灰水能够直接且有效的作用到作物环境中,使得作物环境中的植株能够对灰水中的养分进行吸收,从而有益于植株进行生长,进而给社区农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灰水布水系统领域,具体是一种无动力灰水布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1、对于灰水处理而言,常见的大多是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虽然在一定农村乡镇社区中存在污水处理厂,解决了污水横流的问题,但是也会存在如下弊端:

2、1.灰水异地处理,运输费用高昂,长此以往将给当地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这是在经济层面上最为直接的,长时间运输处理会产生不小的经济负担。

3、2.如因天气等原因灰水运送不及时,不可避免地将未经处理就地直接排放。灰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质未经去除而直接排入收纳水体,将导致藻类和其他水生植物的异常生长,消耗水中的氧,使水质恶化,严重影响水体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4、对于环境中的微生物而言,能够对灰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使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从而使得灰水中的养分能够更方便植物进行吸收。但是进行灰水有机物分解所需要的微生物需要培育繁殖,使得灰水中的养分以及其他物质含量满足一定要求后才能够进行排放布水,所以还需要对灰水中养分分解数值以及灰水布水方式进行考虑,从而在满足灰水作物布水的同时,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动力灰水布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转井(1)、无动力布水系统(2),所述中转井(1)与灰水处理用的曝气池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动力灰水布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井(1)包括井体(5),在所述井体(5)上设置有进水管(6)、落水管(3),所述进水管(6)、落水管(3)均设置在所述井体(5)的上端位置,且所述进水管(6)的管口水平高度高于所述落水管(3)的管口水平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无动力灰水布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井体(5)的上端位置设置有溢水管(8),所述溢水管(8)的管口水平高度高于所述进水管(6)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动力灰水布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转井(1)、无动力布水系统(2),所述中转井(1)与灰水处理用的曝气池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无动力灰水布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井(1)包括井体(5),在所述井体(5)上设置有进水管(6)、落水管(3),所述进水管(6)、落水管(3)均设置在所述井体(5)的上端位置,且所述进水管(6)的管口水平高度高于所述落水管(3)的管口水平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无动力灰水布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井体(5)的上端位置设置有溢水管(8),所述溢水管(8)的管口水平高度高于所述进水管(6)的管口水平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无动力灰水布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5)的顶盖位置设置有硅塑井盖(9),在所述井体(5)内竖直分割设置有格栅网(1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一种无动力灰水布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管网(4)包括分水管(11)、渗水管(12),多根所述渗水管(12)等间距设置,且均与所述分水管(11)相连接,在所述渗水管(12)上设置有渗水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成彩段修宁石荣杰王镔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问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