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舱,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舱的灭火系统。
技术介绍
1、电池舱灭火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灭火剂和系统,以确保快速有效地扑灭火焰并防止复燃。对于电池舱的灭火,有多种方法和系统可供选择,每种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灭火方法和系统:使用水基灭火器:水是有效的灭火办法,尤其是在断开电源后,可以迅速扑灭火焰。然而,锂电池起火温度可达上千度,且浓烟有毒,因此操作人员应佩戴防烟面罩和耐高温手套,避免直接徒手接触起火的电池。使用专用灭火剂:如七氟丙烷,这是一种高效、环保、无味、低毒的灭火剂,能够提高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初始放热温度,缩短起始放热时间,有效控制火势蔓延。七氟丙烷通过物理和化学双重作用机制来灭火,包括降温和窒息两种方式,同时通过化学反应中断燃烧链式反应,控制火势。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可以安装在电池箱内部,不影响电池箱的ip防护等级。这种装置采用多种启动方式,确保在电池热失控初期就能启动进行干预。喷放后微残留,易清理,且残留物无腐蚀不导电,对电池不会造成二次损害。
2、现有技术中申请号cn202110492655.5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散热灭火系统,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内设置有控制系统;水冷机构,所述水冷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中,所述水冷机构可以利用水循环来对蓄电池进行散热;风冷散热机构,所述风冷散热机构位于所述水冷机构的下方,所述风冷散热机构可以将外部的风引入到蓄电池周围从而将热量
3、但是现有技术,在使用时,用于扑灭电池着火的水冷机构和风冷散热机构,仅依靠吸热热量进行降温灭火;然而应对电池短路着火,通常反应时间短,且火势剧烈;现有技术不能快速准确地进行灭火,其应用场景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舱的灭火系统,解决如何常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舱进行有效地精准的灭火和监控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舱的灭火系统,包括电池舱体和电池舱盖;在所述电池舱体上和所述电池舱盖上设置有灭火机构;
4、其中在所述电池舱体内设置有多个均匀间距的隔板,以形成多个电池安装槽;在所述电池舱体的内周壁设置有多个分别朝向电池安装槽内的侧壁喷射孔,在所述电池舱体的底面开设有多个均匀间隔的底部喷射孔;在所述电池舱盖的顶部设置有朝向所述电池安装槽内的多个预留喷射孔;
5、其中所述灭火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池舱体内或所述电池舱盖上的检测传感器、以及分别与所述侧壁喷射孔、底部喷射孔、预留喷射孔连接的灭火剂储罐和控制阀。
6、进一步的,在所述电池舱体的外侧壁一体设置有安装在汽车上的连接板;
7、在所述电池舱体的顶面开设有一周均匀间隔的安装孔,在所述电池舱盖上开设有对应于所述安装孔的连接螺孔,并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所述电池舱体上。
8、再进一步的,其中在所述电池舱体的底部和侧壁分别设置有支撑隔条,以保证电池包与所述电池舱体之间的间隙;
9、在所述电池舱体的内侧壁一周设置有侧壁集液腔,所述侧壁集液腔的外侧壁分别均匀间隔地开设有所述侧壁喷射孔。
10、再进一步的,在所述电池舱盖上设置有错开各个所述预留喷射孔的底部隔条。
11、再进一步的,所述灭火机构包括第一灭火剂储罐和第二灭火剂储罐;
12、其中所述第一灭火剂储罐分别通过第一喷射管为各个所述预留喷射孔和所述底部喷射孔提供灭火剂;其中在所述第一喷射管上并联设置有分别控制管路的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手动阀;
13、所述第一喷射管通过多个第一分支管连通各个所述预留喷射孔;所述第一喷射管还通过多个第一分支管连通各个所述底部喷射孔;
14、其中所述第二灭火剂储罐分别通过第二喷射管为各个所述预留喷射孔和所述底部喷射孔提供灭火剂;其中在所述第二喷射管上并联设置有分别控制管路的第二电磁阀、第二手动阀;
15、所述第二喷射管通过多个第二分支管连通各个所述预留喷射孔;所述第二喷射管还通过多个第二分支管连通各个所述底部喷射孔;
16、所述第一灭火剂储罐内的灭火材料为气凝胶灭火材料,所述第二灭火剂储罐内的灭火材料为七氟丙烷。
17、再进一步的,其中所述第二灭火剂储罐还通过侧壁喷射管为多个所述侧壁集液腔提供灭火剂,以对各个所述侧壁集液腔上的侧壁喷射孔提供灭火剂;
18、所述侧壁喷射管通过多个灭火分流管连通各个所述侧壁集液腔。
19、再进一步的,在各个所述第一分支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分流电磁阀;在各个所述第二分支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分流电磁阀;在各个所述灭火分流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分流电磁阀;
20、其中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分流电磁阀、第二分流电磁阀、以及第三分流电磁阀分别连接有控制器,且其所用电源均为独立于电池舱内电池。
21、再进一步的,在所述电池舱盖上且对应于各个所述电池安装槽的位置设置有所述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火焰传感器、烟雾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22、再进一步的,在所述电池舱体、电池舱盖、或装载所述电池舱体的汽车车架上设置有检测电池舱空间偏斜角度的陀螺仪检测模块。
23、再进一步的,在所述电池舱体和所述电池舱盖的外部通过支架设置有一喷淋管,其中在所述喷淋管上设置有喷向电池舱外壁的多个喷头;其中所述喷淋管通过管道连接第三灭火剂储罐,所述第三灭火剂储罐通过压缩气体罐为所述第三灭火剂储罐提供喷射动力,在所述压缩气体罐的出气管上并联设置有第三电磁阀、第三手动阀;
24、所述第三灭火剂储罐内的灭火剂为水基灭火材料。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26、本专利技术中的控制器接收到检测传感器需灭火的信号后,根据对于起火位置的检测传感器,从而控制所述第二灭火剂储罐的第二电磁阀开启,并开启对应于着火区域的电池舱的第二分流电磁阀,从电池舱体的对应底部喷射孔喷射灭火剂,同时还从电池舱盖的预留喷射孔喷射灭火;与此同时,还通过侧壁喷射管并打开对应位置的第三分流电磁阀,从电池舱体侧壁进行灭火,其中第二灭火剂储罐内灭火材料为气体灭火材料,其反应迅速,便于控制火势;本申请可以立体地对局部火灾范围进行快速精准灭火处理。
27、另外,本申请中还可根据陀螺仪检测模块检测电池舱的空间状态,从而合理地配置灭火剂的精准投放,以延长灭火剂的喷射时间,为驾驶人员和乘客预留充足逃生时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舱的灭火系统,包括电池舱体(1)和电池舱盖(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舱体(1)上和所述电池舱盖(2)上设置有灭火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舱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舱体(1)的外侧壁一体设置有安装在汽车上的连接板(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舱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电池舱体(1)的底部和侧壁分别设置有支撑隔条(103),以保证电池包与所述电池舱体(1)之间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舱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舱盖(2)上设置有错开各个所述预留喷射孔(202)的底部隔条(2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舱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机构包括第一灭火剂储罐(4)和第二灭火剂储罐(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舱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灭火剂储罐(6)还通过侧壁喷射管(8)为多个所述侧壁集液腔(106)提供灭火剂,以对各个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舱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舱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舱盖(2)上且对应于各个所述电池安装槽的位置设置有所述检测传感器(3);所述检测传感器(3)为温度传感器、火焰传感器、烟雾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舱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舱体(1)、电池舱盖(2)、或装载所述电池舱体(1)的汽车车架上设置有检测电池舱空间偏斜角度的陀螺仪检测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舱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舱体(1)和所述电池舱盖(2)的外部通过支架设置有一喷淋管(11),其中在所述喷淋管(11)上设置有喷向电池舱外壁的多个喷头(12);其中所述喷淋管(11)通过管道连接第三灭火剂储罐(10),所述第三灭火剂储罐(10)通过压缩气体罐(9)为所述第三灭火剂储罐(10)提供喷射动力,在所述压缩气体罐(9)的出气管上并联设置有第三电磁阀(901)、第三手动阀(9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舱的灭火系统,包括电池舱体(1)和电池舱盖(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舱体(1)上和所述电池舱盖(2)上设置有灭火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舱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舱体(1)的外侧壁一体设置有安装在汽车上的连接板(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舱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电池舱体(1)的底部和侧壁分别设置有支撑隔条(103),以保证电池包与所述电池舱体(1)之间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舱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舱盖(2)上设置有错开各个所述预留喷射孔(202)的底部隔条(2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舱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机构包括第一灭火剂储罐(4)和第二灭火剂储罐(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舱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灭火剂储罐(6)还通过侧壁喷射管(8)为多个所述侧壁集液腔(106)提供灭火剂,以对各个所述侧壁集液腔(106)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波涛,庞蒙,郭科伟,刘志坚,帅宗和,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