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发动机涡轮承力机匣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874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3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涡轮承力机匣支撑结构,包括:内涵承力环、外涵承力环、双向承力杆、承力杆安装座和承力杆拉紧螺钉;双向承力杆包含主体段、位于主体段两端的连接段以及位于连接段内的球窝,球窝内有安装关节球头;内涵承力环上设有轴承座,外涵承力环上设有安装座,双向承力杆的一端通过关节球头及连接件安装到内涵承力环的轴承座上,双向承力杆的另一端通过关节球头及连接件安装到承力杆联接座上,承力杆联接座插入至外涵承力环的安装座内,并通过径向设置的承力杆拉紧螺钉安装在安装座上。本申请实现了通过内涵承力环向外涵承力环直接传力,满足发动机不同工作状态下对承拉、承拉双向传力的功能需求,改善了承力框架的受力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涡轮承力机匣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1、航空发动机涡轮承力机匣组件是发动机重要的传力构件,用于负责将作用在承力机匣支点轴承上的转子作用力传递到外涵机匣上,同时保持内、外涵机匣同心以及内涵转、静子同心。承力机匣组件典型的传力路径是:轴承座-承力框架-短拉杆-外涵承力环。其中,轴承座通过轴承连接转子,外涵承力环与外涵机匣相连,承力框架内侧连接轴承座,外侧通过短拉杆连接外涵承力环,其中短拉杆起到调节内、外涵机匣同心的作用。

2、承力框架是承力机匣组件最接近燃气通道的承力件。承力框架由周向分布的数个径向传力支板连接内、外侧机匣形成基本结构,支板间形成燃气流动的通道,承力框架工作状态下同时承受热负荷与支点传递的全部的机动载荷,加之支板根部转接区等部位应力集中的特殊性,使之成为航空发动机典型的薄弱结构之一,其可靠性及使用寿命经常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涡轮承力机匣支撑结构,以解决或减轻
技术介绍
中的至少一个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空发动机涡轮承力机匣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涵承力环(110)、外涵承力环(120)、双向承力杆(130)、承力杆安装座(140)和承力杆拉紧螺钉(15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涡轮承力机匣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承力杆(130)为多个,多个双向承力杆(130)以发动机轴线均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发动机涡轮承力机匣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整流罩(180),所述整流罩(180)设置在双向承力杆(130)的外侧,用于使双向承力杆(130)与燃气通道隔开。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航空发动机涡轮承力机匣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发动机涡轮承力机匣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涵承力环(110)、外涵承力环(120)、双向承力杆(130)、承力杆安装座(140)和承力杆拉紧螺钉(15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涡轮承力机匣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承力杆(130)为多个,多个双向承力杆(130)以发动机轴线均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发动机涡轮承力机匣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整流罩(180),所述整流罩(180)设置在双向承力杆(130)的外侧,用于使双向承力杆(130)与燃气通道隔开。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航空发动机涡轮承力机匣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杆联接座(140)与所述安装座(121)底部之间设有间隙,通过给每处的承力杆拉紧螺钉(150)施加相同或相近的拧紧力矩,使每个双向承力杆(130)均处于相同的拉紧状态,从而通过双向承力杆(130)实现发动机装配状态下对内涵承力环和外涵承力环的同心控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航空发动机涡轮承力机匣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盖(160),所述压盖(160)采用楔形榫连接结构与外涵承力环(120)的安装座(121)径向相连,用于将承力杆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王广宁杨利宁王天一马增祥陈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