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建筑墙体自动对齐竖向安装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0839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建筑墙体自动对齐竖向安装结构及方法,属于医疗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预制墙体,预制墙体的底部设置有预留钢筋对准孔,预留钢筋对准孔的顶部设置有溢浆孔,溢浆孔的孔口设置于预制墙体的侧底部;安装组件,包括两个对称分布于构筑物两侧的底板,底板通过锚栓固定于构筑物上,底板上设置有水平的滑槽和竖向杆,滑槽内设置有滑块,滑块的顶部安装有挤压钢板,两个挤压钢板之间盛放有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构筑物上通过修整块对预制墙体进行角度和位置调整,进而使得竖向下放,自动完成对孔作业,完成后会发生承接杆和预制墙体底部的自动脱离,进而使得预制墙体会竖向下放,确保预制墙体的精准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建筑智能化施工,具体为一种医疗建筑墙体自动对齐竖向安装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在装配式医疗建筑智能化施工中,现今大多采用装配式结构。其中对于预制墙体的安装,基本采用通过吊装方式将预制墙体吊装,先矫正预留钢筋,在构筑物表面上测量放线,并用专用的钢筋定位板,复核预留钢筋定位和垂直度,防止调节垫片,并用水准仪复合标高,调整位置至预留钢筋的顶部,钩挂起吊预制墙体,据楼面约一米位置处,停止降落;两名操作人员手扶引导降落,另一名操作人员用镜子观察预留钢筋是否对孔,正确对孔后,缓慢下落就位,安装斜支撑并调节,矫正墙体定位和垂直度,需要多名操作人员协同作业,操作复杂工期慢,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医疗建筑墙体自动对齐竖向安装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建筑墙体自动对齐竖向安装结构及方法,在智能化施工中实现自动对预制墙体对齐安装作业,在预制墙体相对修整块竖向下放时,会带动预压体作用密封件完成密封安装,防止渗漏现象,使得多余的混凝土从溢浆孔内排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建筑墙体自动对齐竖向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建筑墙体自动对齐竖向安装结构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整块(225)上设置有导向上槽(2251)和导向下槽(2252),导向上槽(2251)和导向上槽(2251)均为竖向布设,销轴一(223)活动安装于导向上槽(2251)内,销轴二(224)活动安装于导向下槽(2252)内,导向上槽(2251)的底部设置有外翻弧形部(2253),外翻弧形部(2253)为以导向下槽(2252)底部为圆心、导向下槽(2252)底部和导向上槽(2251)底部距离为半径的弧形槽,且弧形槽为靠近预制墙体(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建筑墙体自动对齐竖向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建筑墙体自动对齐竖向安装结构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整块(225)上设置有导向上槽(2251)和导向下槽(2252),导向上槽(2251)和导向上槽(2251)均为竖向布设,销轴一(223)活动安装于导向上槽(2251)内,销轴二(224)活动安装于导向下槽(2252)内,导向上槽(2251)的底部设置有外翻弧形部(2253),外翻弧形部(2253)为以导向下槽(2252)底部为圆心、导向下槽(2252)底部和导向上槽(2251)底部距离为半径的弧形槽,且弧形槽为靠近预制墙体(10)的一侧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疗建筑墙体自动对齐竖向安装结构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整块(225)的底部设置有承接杆(2254),承接杆(2254)垂直于预制墙体(10)设置,且承接杆(2254)用于承接预制墙体(10)的底部,修整块(225)的底部设置有水平安装孔(2255),水平安装孔(2255)内安装有弹簧,承接杆(2254)的一端贯穿水平安装孔(2255)和弹簧并延伸至修整块(225)靠近竖向杆(22)的一侧并安装有驱动块(2256),驱动块(2256)的底部设置有施压结构,施压结构用于竖向作用承压结构迫使挤压钢板(24)向预制墙体(10)底部移动挤压混凝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疗建筑墙体自动对齐竖向安装结构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杆(2254)上设置有导向块,导向块滑动配合安装于水平安装孔(2255)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月强郜强程安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