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动静脉内瘘功能的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08388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促进动静脉内瘘功能的训练装置,包括内瘘训练器体和握力训练圈,所述内瘘训练器体的内部设有远红外线照射灯组,所述远红外线照射灯组的外部设有密封网,所述远红外线照射灯组的两侧设有橡胶垫块,所述内瘘训练器体的外部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一侧设有接口,所述接口与电源连接线连接,所述内瘘训练器体的两端设有大臂固定绑带。该发明专利技术中将远红外线照射灯组与握力训练圈设为一体,对动静脉内瘘具有两种促进的功能,通过远红外线照射灯组释放的能力,可以对局部皮肤的温度升高,使微小血管发生扩张,从而加快血液循环的速度,提高局部的血流量,对动静脉内瘘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促进动静脉内瘘功能的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1、内瘘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的永久性血管通路,一般位于前壁,可以听到或触到明显的震颤和波动,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而动静脉内瘘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先天性动静脉内瘘,还有一种是医源性内瘘,先天性内瘘是通过手术或者栓塞介入的办法去处理,用手术的办法解决,能改善远端高流量、高代谢的状态,医源性动静脉内瘘多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人,需要用内瘘去做血透通路维持生命,要通过手术的办法,人为的建立动静脉的内瘘,能保证血液透析顺畅,生命延续。

2、现有技术中对于促进动静脉内瘘功能的训练装置在使用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常用的训练装置一般都是采用握力球或握力器,而这两种训练装置的力度均是不可调节,对于不同时期训练的患者来说,造成一定的不便,且训练装置通常都是单种训练模式,训练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动静脉内瘘功能的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常用的训练装置一般都是采用握力球或握力器,而这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促进动静脉内瘘功能的训练装置,包括内瘘训练器体(2)和握力训练圈(1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瘘训练器体(2)的内部设有远红外线照射灯组(16),所述远红外线照射灯组(16)的外部设有密封网(15),所述远红外线照射灯组(16)的两侧设有橡胶垫块(3),所述内瘘训练器体(2)的外部设有蓄电池(19),所述蓄电池(19)的一侧设有接口(18),所述接口(18)与电源连接线(17)连接,所述内瘘训练器体(2)的两端设有大臂固定绑带(1),所述内瘘训练器体(2)的下方的中间位置设有弹力连接带(5),所述弹力连接带(5)的中部设有收纳袋(8),所述收纳袋(8)的后端的两侧设有小臂固定绑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动静脉内瘘功能的训练装置,包括内瘘训练器体(2)和握力训练圈(1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瘘训练器体(2)的内部设有远红外线照射灯组(16),所述远红外线照射灯组(16)的外部设有密封网(15),所述远红外线照射灯组(16)的两侧设有橡胶垫块(3),所述内瘘训练器体(2)的外部设有蓄电池(19),所述蓄电池(19)的一侧设有接口(18),所述接口(18)与电源连接线(17)连接,所述内瘘训练器体(2)的两端设有大臂固定绑带(1),所述内瘘训练器体(2)的下方的中间位置设有弹力连接带(5),所述弹力连接带(5)的中部设有收纳袋(8),所述收纳袋(8)的后端的两侧设有小臂固定绑带(9),所述收纳袋(8)的内部的上下位置分别设有后挂带(20)和前挂带(21),所述弹力连接带(5)的下端设有腕带(11),所述握力训练圈(14)通过弹力绳(13)与腕带(11)连接,所述握力训练圈(14)的内部设有增压训练球(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动静脉内瘘功能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臂固定绑带(1)与内瘘训练器体(2)通过缝合连接,且大臂固定绑带(1)的两端通过魔术贴粘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动静脉内瘘功能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块(3)与内瘘训练器体(2)通过胶合连接,且橡胶垫块(3)的截面设为半圆形结构。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加红蒋丽丽殷春红
申请(专利权)人:如东县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