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纳结构改性表面可视化试验装置及安装方法和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08231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纳结构改性表面可视化试验装置及安装方法和应用,涉及核工程技术领域,试验装置包括本体壳体,本体壳体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底部安装有加热组件,本体壳体底部连接有与加热组件接触的测温组件;加热组件上方安装有透明耐压玻璃,透明耐压玻璃与加热组件之间设置有矩形流道,矩形流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口和出口的转接结构;本体壳体顶部设置有压紧结构。该可视化试验装置具备加热芯体可替换、两相流体流动稳定、绝缘密封性能好等特点,适用于基于具备不同微观形貌特征的改性表面上开展的两相可视化实验,为分析改性表面微观结构与两相沸腾传热现象、汽液相态分布提供数据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工程,具体涉及一种微纳结构改性表面可视化试验装置及安装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微纳结构改性表面通常采用飞秒激光振镜加工系统制备,飞秒激光技术作为一种冷加工的激光技术,基于特定的能量和扫描方式,可以形成有序可控的带有微纳结构的改性表面。

2、矩形通道作为反应堆燃料组件内的冷却剂工质典型换热通道,是两相流动与传热特性基础研究的重点对象,为直接获得冷却工质的汽泡核化、脱离等沸腾特性,以及两相流体在矩形通道内的流动形态,设计一种合理的契合研究目标的可视化实验本体具有重要意义。

3、由于多种加工制造技术的兴起,在可视化实验本体的加热表面进行微观/钠观尺度的形貌特征加工,以获得热工性能更好的改性表面已成为可能。基于微纳结构改性表面的汽-液两相传热可视化实验研究需要针对不同类型表面开展可视化实验,但目前的试验装置无法实现上述目的,存在较大的功能性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纳结构改性表面可视化试验装置及安装方法和应用,该可视化试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纳结构改性表面可视化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壳体(05),所述本体壳体(05)上设置有凹槽(08),所述凹槽(08)底部安装有加热组件,所述本体壳体(05)底部连接有与所述加热组件接触的测温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上方安装有透明耐压玻璃(07),所述透明耐压玻璃(07)与所述加热组件之间设置有矩形流道(13),所述矩形流道(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口和出口的转接结构;所述本体壳体(05)顶部设置有压紧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结构改性表面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板(16),所述加热板(16)为阶梯式结构,四周由陶瓷侧板包裹;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结构改性表面可视化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壳体(05),所述本体壳体(05)上设置有凹槽(08),所述凹槽(08)底部安装有加热组件,所述本体壳体(05)底部连接有与所述加热组件接触的测温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上方安装有透明耐压玻璃(07),所述透明耐压玻璃(07)与所述加热组件之间设置有矩形流道(13),所述矩形流道(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口和出口的转接结构;所述本体壳体(05)顶部设置有压紧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结构改性表面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板(16),所述加热板(16)为阶梯式结构,四周由陶瓷侧板包裹;所述陶瓷侧板围成的矩形框底部连接有陶瓷底板(15),所述加热板(16)位于所述陶瓷底板(15)上;所述陶瓷底板(15)上设置有便于测温组件与加热板(16)接触的孔洞(18);所述加热板(16)底部连接有加热棒(01),所述加热棒(01)穿过所述本体壳体(05)底部,所述本体壳体(05)底部设置有加热棒保护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纳结构改性表面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16)两端设置有补偿板,所述加热棒(01)与所述加热板(16)两端的补偿板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纳结构改性表面可视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棒(01)上设置有用于将电源的软铜线固定在加热棒(01)上的通孔(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铭泽张君毅闫晓周磊唐吴宇刘亮徐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