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随机几何的变电站室内无线通信信道传输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随机几何的变电站室内无线通信信道传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0816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6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随机几何的变电站室内无线通信信道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设置变电站室内的配电仪器平整、平行地布设在墙面上,将变电站室内的配电仪器作为散射体,采用均匀分布描述变电站室内散射体的分布情况,将变电站室内结构建模为随机几何模型,设置变电站室内平行对立的墙面上散射体的分布情况相同,在所述随机几何模型考虑顶面、后侧面和右侧面上的散射体的散射情况,基于所述随机几何模型获取变电站室内的无线信号传播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可以有效地描述变电站室内的散射环境,进而研究变电站室内无线通信信道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变电站,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随机几何的变电站室内无线通信信道传输方法


技术介绍

1、智能变电站是传统电力系统转型的关键一环。智能变电站的功能强大,比如可以智能在线检测设备运行情况、智能机器人巡检、遇险报警、信息数字化等,不仅提高了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能源的利用率,还降低了人力的成本。电力系统多场景、多业务、多指标的通信需求对变电站中的通信质量和效率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吸引了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变电站室内是变电站内带有低电压或高电压负荷的室内配电场所,主要负责为用户输送电能。保障变电站室内正常运转对维护智能变电站可靠运行十分重要,将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到维护变电站室内日常工作中,是保障变电站室内正常运转的重要举措。

2、全面准确认知变电站室内的无线通信信道特性,对保障变电站正常运转至关重要,所以需要对变电站室内进行信道建模以了解其信道特性。变电站室内场景通常为矩形体的室内场所,变电站室内主要有进线柜、计量柜、pt柜、出线柜、联络柜、隔离柜等配电仪器,仪器数量多,都紧贴与矩形体的室内墙面上,较为平整。但由于变电站室内墙面较多,信号在室内墙面的各种反射较为复杂,接收端接收到的多径信号来源复杂;又由于变电站室内没有分布大型设备而造成遮挡,从而造成的大尺度衰落不明显,接收端能接收到较多的los分量。以上对分析虽然能描述部分变电站室内无线信道性能,但要全面完整、形象的描述变电站室内无线信道性能,就需要对变电站室内场景进行信道建模。

3、通信信道建模的方法有射线追踪法、统计法和随机几何法。有方案研究了射线和光线追踪的建模方法。此方法以麦克斯韦公式为核心推导基于实际通信环境的信号增益表达式,可以提供准确的、高精度的路径损耗预测值、到达/离开角、延迟剖面及带宽。采用机器学习和大数据推理与射线追踪法结合的系统,可以使信道模型可以快速准确的识别山丘、洼地等自然环境,极大提高建模的实时性、空间感知能力及性能。有方案将3d射线追踪技术与信道测量结合起来,模拟了在传统的室内环境中,信道参数如何选择的问题,其中路径损耗和时延是影响研究结果的重要因素。有方案将一种混合成像技术应用于3d射线追踪模型中,通过同时生成并结合垂直和水平的2d图像,从而生成3d路径,并通过将图像分成视距区(line of sight,los))、非视距区(nlos)和深阴影区,对三种不同分区的信道测量进行了对比,得出了模拟信道模型和真实信道模型的误差较小的结论。有方案为了在地下的矿房进行可靠的无线通信,提出了首先使用射线追踪的方法,先在矿房和矿井建立二维的信道传播路径,再通过推导障碍物与矿井内部结构的障碍物交叉点的方法,将二维传播路径转换为三维,最后比较将实验模拟结果与在矿井中的实际测量结果进行对比,表现了三维射线追踪的准确性。统计法是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实测的数据进行推导以拟合出信号增益来进行信道建模的。有方案提出了另一种air-to-ground(a2g)信道建模方法,构建了一种基于物理统计射线的无人机对地通信模型。该方法主要是对输入的数据的处理包括各种障碍物的高度、平均值和方差等,预先对程序进行计算并结合模型基于光线追踪的物理部分可适用于非常广泛的环境且具有较快的计算速度。有方案通过uav(unmanned aerialvehicle,无人驾驶空中飞行器)信道测量提取cir(channel impulse response,信道冲激响应)构建了a2g参数信道模型,然后采用聚类和参数估计算法重构更简化的、实用的uav空对地通信模型,并对其信道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变电站室内墙面较多,信号在多个墙面相互反射的路径复杂,接收端接收到的多径信号来源复杂,然而,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关于变电站内无线信道建模的研究主要考虑单一墙面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无法准确描述变电站室内的无线信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随机几何的变电站室内无线通信信道传输方法,以实现有效地提高变电站室内无线通信的传输效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随机几何的变电站室内无线通信信道传输方法,包括:

4、设置变电站室内的配电仪器平整、平行地布设在墙面上,将变电站室内的配电仪器作为散射体,采用均匀分布描述变电站室内散射体的分布情况,将变电站室内结构建模为三面矩形体的随机几何模型,设置变电站室内平行对立的墙面上散射体的分布情况相同,在所述随机几何模型考虑顶面、后侧面和右侧面上的散射体的散射情况,基于所述随机几何模型获取变电站室内的无线信号传播方法。

5、优选地,设置变电站室内无穷多个散射体分别分布在顶面a面、后侧面b面和右侧面c面上,三维立体坐标系的零点位于b面墙底边的中点,变电站室内长l,宽m,高h,基站tx直立于零点上,高h,在tx上设置的均匀线性发射天线阵列无水平偏移,发射天线阵列垂直印射在y轴上,仰角为天线数量为p,间隔为δt,x轴将xoy分为对称的两部分,移动接收端rx从原点出发在x轴上以速率为v朝x轴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rx上设置均匀线性天线阵列,无仰角,其平行于xoy,水平方位角为天线数量为l:

6、表一 系统参数表

7、

8、设置变电站室内无线通信信道包括los径信道和nlos径信道,los径信道的莱斯分布信道增益的计算公式为:

9、

10、其中,λ为波长、k为莱斯因子,ωlp是信道p-l的总功率,参数表示天线l2和天线p2之间的距离,可以用公式(2)表示:

11、

12、flos是因接收端移动产生的直射径的多普勒频移,其表达式如公式(3)所示:

13、

14、设置nlos分量包括a面散射分量、b面散射分量和c面散射分量的和,为a面单次反射增益,为b面单次反射增益,为c面单次反射增益,nlos径信道的莱斯分布信道增益的计算公式为:

15、

16、公式(5)-(7)中:n1、n2、n3是散射点的数目,趋于无穷,ηsba、ηsbb、ηsbc分别表示a、b、c面单词反射的功率在散射总功率中的占比,ηsba+ηsbb+ηsbb=1,假设为区间[-π,π]上均匀分布的相位独立随机变量。分别表示散射体与接收天线l2之间的距离,分别表示发射天线p2与散射体之间的距离。fsba、fsbb、fsbc分别为因接收端移动产生的a、b、c面单次反射径的多普勒频移,fsba、fsbb、fsbc的计算公式为:

17、

18、以上公式中六个a、b、c面的到达角是六个连续随机变量,单次反射路径的发射角和到达角相关,六个发射角通过与上述到达角的几何关系推算获得,转换公式如下:

19、

20、变电站室内无线通信信道总增益为los路径和nlos路径信道增益复合:

21、

22、优选地,所述三面矩形体的随机几何模型的时间自相关性与莱斯因子k相关,且莱斯因子的值越大,随机几何的时间自相关性越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随机几何的变电站室内无线通信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变电站室内无穷多个散射体分别分布在顶面a面、后侧面b面和右侧面c面上,三维立体坐标系的零点位于b面墙底边的中点,变电站室内长L,宽M,高H,基站TX直立于零点上,高h,在TX上设置的均匀线性发射天线阵列无水平偏移,发射天线阵列垂直印射在y轴上,仰角为天线数量为p,间隔为δT,x轴将xOy分为对称的两部分,移动接收端RX从原点出发在x轴上以速率为v朝x轴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RX上设置均匀线性天线阵列,无仰角,其平行于xOy,水平方位角为天线数量为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面矩形体的随机几何模型的时间自相关性与莱斯因子K相关,且莱斯因子的值越大,随机几何的时间自相关性越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示的方法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随机几何的变电站室内无线通信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变电站室内无穷多个散射体分别分布在顶面a面、后侧面b面和右侧面c面上,三维立体坐标系的零点位于b面墙底边的中点,变电站室内长l,宽m,高h,基站tx直立于零点上,高h,在tx上设置的均匀线性发射天线阵列无水平偏移,发射天线阵列垂直印射在y轴上,仰角为天线数量为p,间隔为δt,x轴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曦刘洁白露涂超雷锡连谯静张丽文刘梦旭殷大新郭秉慧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酒泉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