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部件及终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7454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2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部件及终端设备,电子部件包括介质层、电极层,电极层设置于介质层,电极层包括主体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分别连接于主体部的两端,以共同围合形成电感区域,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均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且在第二方向上相向且间隔设置,主体部在其线宽方向上的宽度为第一宽度,至少部分第一端部在其线宽方向上的宽度小于第一宽度,和/或,至少部分第二端部在其线宽方向上的宽度小于第一宽度,以使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增大,其中,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能够增大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避免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相互导通而发生短路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部件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1、在电感行业中,叠层片式电感通常包括多层介质层与多层电极层,电极层围合出的有效线圈面积会影响电感量的大小,为了在有限层数的介质层与电极层中得到更高的电感量,通常会使得电极层的两个端部之间的距离较近,以提高有效线圈面积。然而,电极层的材质通常为银,在高温负载的环境下,若将电极层的两个端部之间的距离设置得较近,电极层的两个端部会发生银迁移的现象,导致两个端部之间相互导通而发生短路的情况,影响叠层片式电感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部件及终端设备,能够增大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避免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相互导通而发生短路的情况。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部件,包括:

3、介质层;以及,

4、电极层,所述电极层设置于所述介质层,所述电极层包括主体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分别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两端,以共同围合形成电感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端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宽度时,所述第一端部具有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具有与所述第二端部形成间隔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平面,且所述第一表面相对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远离设置,以使所述第一部分在其线宽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端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端部的长度,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与所述第二端部的长度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

5.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端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宽度时,所述第一端部具有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具有与所述第二端部形成间隔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平面,且所述第一表面相对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远离设置,以使所述第一部分在其线宽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端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端部的长度,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与所述第二端部的长度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宽度为d1,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部分具有所述过渡面的部分的长度为l1,满足关系式:0.5d1≤l1≤1.5d1,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宽度为d1,所述第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慧敏王文杰聂真真张杰雷丽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