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密肋楼盖模壳生产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4339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2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模壳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密肋楼盖模壳生产用模具,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安装在其顶部一侧的模座,模座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冷却模壳的水冷机构,底座的顶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与模座之间滑动设置有移动台,移动台朝向模座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模块,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引导模壳下料的传导机构;在清水经过导热管的过程中,将模座内部的热量吸收;通过喷头和斜管喷出来的温水对模壳冷却,避免直接喷射冷水造成模壳损伤,在供水缸内的温水被排空后,喷头喷射出来的清水将继续对模壳降温,而斜管喷射出来的清水将对模块与移动台之间的区域降温,使得模块快速降温,便于后续对模壳脱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壳生产设备,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密肋楼盖模壳生产用模具


技术介绍

1、装配式密肋楼盖是由薄板和间隔较小的肋梁构成的,在火灾发生时,建筑物内部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和浓烟,这些气体和烟雾不仅会对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还会影响火灾的扑救工作;因此,需要对装配式密肋楼盖开设排烟口,将有效地将室内的浓烟和有毒气体排出室外,而通过在普通装配式密肋楼盖模壳顶壁设置圆柱体,使得在浇筑混凝土时,该装配式密肋楼盖可预留出排烟口;

2、而顶壁具有圆柱体的装配式密肋楼盖模壳是直接注塑成型的,在成型脱模的过程中,由于该模壳上的圆柱体是实心的,仅通过自然散热难以快速降温,在下料该模壳时容易对操作者造成伤害;同时,由于现有的装配式密肋楼盖模壳体积较大,在人工下料的过程中容易对该模壳造成磕碰损伤,影响其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方案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2、如何解决由于模壳上的圆柱体是实心的,仅通过自然散热难以快速降温,在下料该模壳时容易对操作者造成伤害的问题;

3、如何解决由于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密肋楼盖模壳生产用模具,包括底座(3)以及固定安装在其顶部一侧的模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6)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冷却模壳的水冷机构(8),所述底座(3)的顶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与模座(6)之间设置有移动台(4),所述移动台(4)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模块(12),所述固定板(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引导模壳下料的传导机构(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密肋楼盖模壳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单元(802)包括与定位架(801)固定连接的供水缸(8021),所述供水缸(8021)的内壁滑动设置有活塞(8025),所述活塞(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密肋楼盖模壳生产用模具,包括底座(3)以及固定安装在其顶部一侧的模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6)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冷却模壳的水冷机构(8),所述底座(3)的顶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与模座(6)之间设置有移动台(4),所述移动台(4)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模块(12),所述固定板(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引导模壳下料的传导机构(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密肋楼盖模壳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单元(802)包括与定位架(801)固定连接的供水缸(8021),所述供水缸(8021)的内壁滑动设置有活塞(8025),所述活塞(8025)上固定连接有传动杆(8022),所述传动杆(8022)的一端活动贯穿供水缸(8021),所述移动台(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传动板(9),所述传动板(9)的位置与传动杆(8022)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密肋楼盖模壳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缸(8021)远离传动杆(8022)的侧面与连接管(806)的另一端连通,且供水缸(8021)的底面中部连通有喷头(8024)和斜管(8023),所述喷头(8024)位于斜管(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现通陈帅卫宋恒春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智信达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