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施化人工仿生态繁殖黄鳝苗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04277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2 1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施化人工仿生态繁殖黄鳝苗种的方法,包括:构建具有控温设备、控光设备和淋水设施的温室大棚;在温室大棚内布置黄鳝仿生态繁殖箱;将黄鳝亲本投放在繁育箱内;在黄鳝开始发情、产卵交配前,将温室大棚内温度长期控制在25~28℃,将每天光照时间控制在4~6小时,每隔3天模拟雨天淋水20~40分钟,若发现黄鳝开始大量吐泡沫后,表明黄鳝已开始发情,即将交配产卵,此调节过程停止;若发现繁育箱内黄鳝所吐泡沫中有受精卵后,将温室大棚内温度提高并长期稳定在30~32℃,同时保持每天24小时有光照,严格停止淋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黄鳝繁育过程不受自然天气变化的影响,黄鳝苗种繁育生产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黄鳝苗种培育,具体涉及一种设施化人工仿生态繁殖黄鳝苗种的方法


技术介绍

1、黄鳝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淡水养殖的主导品种之一,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省已形成规模化养殖。在黄鳝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苗种十分短缺,目前投放的种苗以野生鳝苗为主。养殖野生黄鳝种苗,在生产上存在着养殖存活率低的不足,且数量上也不能满足黄鳝产业发展的要求。

2、稻田网箱人工仿生态繁殖黄鳝苗种方法,通过在稻田中人工埋设网箱,在网箱内种植水葫芦,人工模拟黄鳝自然的产卵环境。该方法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人工黄鳝苗种,部分弥补了生产上黄鳝苗种不足的问题。然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黄鳝繁殖季节为每年的5月下旬至6月下旬,此时间段正是该地区的雨季,气温变化大。一方面,在稻田网箱中筑巢产卵的黄鳝,当遇到暴雨或冷空气,由于温度突降,其发情产卵过程会中止;另一方面,即使卵产出受精后进入孵化阶段,上浮于水表层的黄鳝筑巢吐出的泡沫也会受暴雨的冲刷而破裂,使得依靠泡沫悬浮于水表层的受精卵沉入水底,进而胚胎会因缺氧而发育停止,不能孵化出鳝苗,或因孵化期间温度较低而发生水霉病,导致孵化率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施化人工仿生态繁殖黄鳝苗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设施化人工仿生态繁殖黄鳝苗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温室大棚为塑料大棚,棚顶为圆弧形钢架结构,棚顶及四周用加厚白色无滴塑料薄膜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2设施化人工仿生态繁殖黄鳝苗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设备包括用于加热的空气能设备,以及用于降温的通风设备、遮阳网和水帘,通风设备包括排风扇和环流风机,排风扇安装于温室大棚一端,多个环流风机在棚内自一端到另一端等距离设置,用于加速空气流动;遮阳网可收放地安装在棚顶上方及大棚四周;水帘设置在温室大棚另一端,高出地面设置,通过管道连接水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施化人工仿生态繁殖黄鳝苗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设施化人工仿生态繁殖黄鳝苗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温室大棚为塑料大棚,棚顶为圆弧形钢架结构,棚顶及四周用加厚白色无滴塑料薄膜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2设施化人工仿生态繁殖黄鳝苗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设备包括用于加热的空气能设备,以及用于降温的通风设备、遮阳网和水帘,通风设备包括排风扇和环流风机,排风扇安装于温室大棚一端,多个环流风机在棚内自一端到另一端等距离设置,用于加速空气流动;遮阳网可收放地安装在棚顶上方及大棚四周;水帘设置在温室大棚另一端,高出地面设置,通过管道连接水泵。

4.根据权利要求3设施化人工仿生态繁殖黄鳝苗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光设备包括补光用的灯光以及大棚四周与棚顶的遮阳网。

5.根据权利要求2设施化人工仿生态繁殖黄鳝苗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水设施包括安装在大棚顶部的喷水设备,喷水设备具有水量调节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代勤赵义才袁汉文苏应兵易提林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田源水产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