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04271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2 14:28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罐、连通在处理罐左侧的进水管以及连通在处理罐底部左右两侧的排水管,还包括:安装在处理罐顶部的密封盖,且密封盖顶部的前侧连通有加药管,所述密封盖的顶部且位于加药管的后方栓接有安装架,且安装架的表面设置有升降结构,所述安装架的下方设置有伸缩杆;本技术具备摆动功能,该处理装置能够在生化出水添加混凝剂后,对生化出水搅拌的过程中,对生化出水进行上下摆动,进而方便混凝剂与生化出水进行充分接触,而且该装置可以进行不同方向搅拌,通过不同方向的搅拌可以创造更加均匀的混合条件,有利于胶体颗粒的脱稳和凝聚,提升对生化出水的深度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具体为一种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生化出水是指经过生物化学处理后的废水,通常是指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或回用要求的废水,污水处理厂通常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处理废水,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如二氧化碳和水等,从而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目前为了满足更严格的排放标准或回用要求,工作人员需要对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深度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混凝沉淀、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膜分离,其中混凝沉淀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混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凝聚成大颗粒而沉降下来,达到去除的目的。

2、经检索,一种具有搅拌结构的废水处理装置,申请号:cn202321179315.8,其通过转动杆旋转的方式来对生化出水进行搅拌处理,但是在搅拌过程中加入混凝剂后,混凝剂大多只能与上半部的生化出水进行接触,而且该装置仅能够进行同一方向对混凝剂以及生化出水进行搅拌,进一步降低了生化出水与混凝剂之间的混合效果,对生化出水的深度处理效果欠佳。


>

技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罐(1)、连通在处理罐(1)左侧的进水管(2)以及连通在处理罐(1)底部左右两侧的排水管(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7)包括电机(71)、第一锥形齿轮(72)、旋转杆(73)、第二锥形齿轮(74)、活动架(75)、齿牙槽(76)和半齿轮(77),所述电机(71)固定在安装架(6)的顶部,且电机(71)的输出轴贯穿安装架(6)并与伸缩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齿轮(72)固定在伸缩杆(8)表面的上方,所述旋转杆(73)转动连接在安装架(6)内壁的右侧,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罐(1)、连通在处理罐(1)左侧的进水管(2)以及连通在处理罐(1)底部左右两侧的排水管(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7)包括电机(71)、第一锥形齿轮(72)、旋转杆(73)、第二锥形齿轮(74)、活动架(75)、齿牙槽(76)和半齿轮(77),所述电机(71)固定在安装架(6)的顶部,且电机(71)的输出轴贯穿安装架(6)并与伸缩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齿轮(72)固定在伸缩杆(8)表面的上方,所述旋转杆(73)转动连接在安装架(6)内壁的右侧,所述第二锥形齿轮(74)固定在旋转杆(73)的左端,且第一锥形齿轮(72)与第二锥形齿轮(74)之间相啮合,所述活动架(75)固定在伸缩杆(8)表面的下方,且活动架(75)呈l型设置,所述齿牙槽(76)开设在活动架(75)表面的上方,所述半齿轮(77)固定在旋转杆(73)的表面,且半齿轮(77)位于齿牙槽(76)的内部并与齿牙槽(76)的内壁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化出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架(75)的左侧固定有限位板(16),所述安装架(6)左侧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5),且限位板(16)的左侧延伸至限位槽(15)的内部并与限位槽(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康康许世泉章王锋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清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