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高耸结构的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用于高耸结构的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04112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2 1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结构消能减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高耸结构的减震装置,包括结构体,高耸结构中筒状结构的筒壁,或者为结构内侧壁;质量调谐组件,利用质量吸收结构振动能量;分力组件,用于对质量调谐组件受到的纵向作用力进行分力,配合质量调谐组件实现多方向减震,分力组件包括用于与质量调谐组件连接的拉伸型阻尼器二、连接在拉伸型阻尼器二端部的主拉弦、安装在结构体内壁的安装座。通过利用主转轮和副转轮来对主拉弦进行放松的同时来对副拉弦进行拉紧,由此可对拉伸型阻尼器一进行作用,从而可将连接杆和质量调谐球所受到的垂直作用力转化成横向以及斜向等多个方面的分力,通过牺牲连接杆的运动行程来减少垂直作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消能减震,具体为一种用于高耸结构的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1、高耸结构,如高层建筑、电视塔、烟囱等,由于其高度和特殊的结构特点,常常面临风荷载、地震作用等外部动力作用的影响。在这些外部动力作用下,高耸结构容易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变形,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结构损伤甚至倒塌。因此,如何有效地减小高耸结构在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的振动,保证结构的安全和使用性能,成为土木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2、筒式结构是一种常见的高耸结构形式,其通常具有较大的高度和细长的形状。由于筒式结构的形状特点,风荷载在其表面产生的风压分布复杂,导致结构容易产生较大的水平振动和扭转振动。同时,地震作用下的水平地震力(横波)和垂直地震力(纵波)也会引起筒式结构的显著振动。

3、地震波可以分为横波(s波)和纵波(p波)。横波导致地面水平振动,而纵波则引起地面垂直振动。现有的减震技术主要针对横波设计,而对纵波的影响较小,这在地震中容易导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的振动得不到有效控制,从而引发更严重的结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耸结构的减震装置,解决有的减震技术主要针对横波设计,而对纵波的影响较小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高耸结构的减震装置,包括,

3、结构体,高耸结构中筒状结构的筒壁,或者为结构内侧壁;

4、质量调谐组件,利用质量吸收结构振动能量;

5、分力组件,用于对质量调谐组件受到的纵向作用力进行分力,配合质量调谐组件实现多方向减震,分力组件包括用于与质量调谐组件连接的拉伸型阻尼器二、连接在拉伸型阻尼器二端部的主拉弦、安装在结构体内壁的安装座、转动在安装座中部的主转轮和副转轮,以及套设在副转轮外部的副拉弦;

6、拉伸型阻尼器一,为阻尼结构,用于减小各个分力下的振幅。

7、优选的,所述质量调谐组件包括安装在结构体内壁的安装块,以及滑动在安装块中部的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中部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中部穿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固定安装有质量调谐球,所述支撑杆顶端安装有用于定位的定位球。

8、优选的,主转轮和副转轮为偏心圆结构,通过连接轴转动在安装座中部,所述主拉弦远离所述拉伸型阻尼器二的一端固定在主转轮外侧轨道中,所述副拉弦远离所述副转轮的一端与所述拉伸型阻尼器一的端部相连接。

9、优选的,所述拉伸型阻尼器一包括主杆和副杆,所述主杆和所述副杆分别固定在两个副拉弦的端部,且所述副杆滑动在所述主杆中部,所述副杆外周套设有阻尼弹簧,所述阻尼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杆内壁,所述阻尼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副杆外侧。

10、优选的,所述拉伸型阻尼器一还包括储油腔一和储油腔二,所述储油腔一和所述储油腔二均开设在所述主杆内部,且所述储油腔一外沿开设有多个通油孔,所述储油腔一通过通油孔与所述储油腔二相连通,所述副杆的端部还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滑动在所述储油腔一内部。

11、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端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块内部,所述连接杆底部转动连接有弹簧阻尼杆一,所述弹簧阻尼杆一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结构体内壁。

12、优选的,所述拉伸型阻尼器一还包括两个连接头,两个所述连接头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杆和副杆的端部,用于与外部结构进行连接。

13、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内侧还固定连接有定位套,所述主拉弦从所述定位套中部穿过,用于对主拉弦的位置进行引导和定位。

14、优选的,两个所述结构体之间转动连接有多组弹簧阻尼杆二,且多组所述弹簧阻尼杆二呈交叉状分布。

15、优选的,所述缺口内径大于所述支撑杆外径,并小于所述定位球的外径,用于确保所述质量调谐球能够进行多角度自由摆动。

16、工作原理:当高耸结构受到风荷载、地震等外部动力作用时,结构会左右摆动,在摆动的同时质量调谐球则会在支撑杆和定位球的作用下,在缺口中部自由摆动,由此来适应结构重心,并展示一个与作用力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来减少高耸结构晃动,由此来减少高耸结构晃动,与此同时,弹簧阻尼杆一会对质量调谐球所产生的上下振动的作用力进行初步消除,在上下振动时,作用力会使得质量调谐球下坠来带动连接杆活动,此时连接杆则可通过拉伸型阻尼器二来对主拉弦进行作用,此时主拉弦则会拉动主转轮转动,来进行作用力消除,而主转轮转动时又会带动副转轮同步转动,此时副转轮则会对副拉弦进行收卷拉拽,则可对拉伸型阻尼器一进行作用,由此,可将上下振动的作用力转化成水平、斜向等多个方向的分力,通过牺牲连接杆的移动行程来减少上下晃动,以进一步减少垂直方向的振动影响。

17、在拉伸型阻尼器一端部受到拉力作用时,会先对副杆进行作用,使得副杆远离主杆,并会对阻尼弹簧进行挤压,由此对作用力进行初步消除,与此同时,副杆移动时,还会对活塞进行作用,使得活塞在储油腔一内部滑动,因活塞与储油腔一过盈配合,在活塞移动时,会在储油腔一内部形成负压,此时储存在储油腔二内部的液压油则会通过通油孔进入储油腔一内部,因通油孔尺寸较小,单位时间内进入的油量较少,由此减缓活塞的移动速度,从而实现减震,其次,在阻尼弹簧对副杆进行作用来使得活塞复位时,会重新将储油腔一内部的油体从通油孔推入储油腔二中,以便于进行多次的减震作用。

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耸结构的减震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专利技术利用主转轮和副转轮来对主拉弦进行放松的同时来对副拉弦进行拉紧,由此可对拉伸型阻尼器一进行作用,从而可将连接杆和质量调谐球所受到的垂直作用力转化成横向以及斜向等多个方面的分力,通过牺牲连接杆的运动行程来减少垂直作用力。

20、2、本专利技术通过阻尼弹簧来对拉拽力进行初步缓解,然后再配合活塞来对储油腔一和储油腔二内部液压油进行作用,来进一步减缓副杆移动速度,由此实现对高耸结构的减震操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耸结构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耸结构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调谐组件包括安装在结构体(1)内壁的安装块(2),以及滑动在安装块(2)中部的连接杆(3),连接杆(3)的另一端连接有横杆(4),所述横杆(4)中部开设有缺口(6),所述缺口(6)中部穿设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底部固定安装有质量调谐球(8),所述支撑杆(7)顶端安装有用于定位的定位球(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耸结构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转轮(11)和副转轮(12)为偏心圆结构,通过连接轴(13)转动在安装座(10)中部,所述主拉弦(15)远离所述拉伸型阻尼器二(18)的一端固定在主转轮(11)外侧轨道中,所述副拉弦(14)远离所述副转轮(12)的一端与所述拉伸型阻尼器一(17)的端部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耸结构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型阻尼器一(17)包括主杆(1701)和副杆(1702),所述主杆(1701)和所述副杆(1702)分别固定在两个副拉弦(14)的端部,且所述副杆(1702)滑动在所述主杆(1701)中部,所述副杆(1702)外周套设有阻尼弹簧(1707),所述阻尼弹簧(1707)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杆(1701)内壁,所述阻尼弹簧(170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副杆(1702)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高耸结构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型阻尼器一(17)还包括储油腔一(1704)和储油腔二(1705),所述储油腔一(1704)和所述储油腔二(1705)均开设在所述主杆(1701)内部,且所述储油腔一(1704)外沿开设有多个通油孔(1706),所述储油腔一(1704)通过通油孔(1706)与所述储油腔二(1705)相连通,所述副杆(1702)的端部还固定连接有活塞(1703),所述活塞(1703)滑动在所述储油腔一(1704)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高耸结构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端部固定连接有滑块(20),所述滑块(20)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块(2)内部,所述连接杆(3)底部转动连接有弹簧阻尼杆一(5),所述弹簧阻尼杆一(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结构体(1)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高耸结构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型阻尼器一(17)还包括两个连接头(1708),两个所述连接头(1708)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杆(1701)和副杆(1702)的端部,用于与外部结构进行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耸结构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0)内侧还固定连接有定位套(16),所述主拉弦(15)从所述定位套(16)中部穿过,用于对主拉弦(15)的位置进行引导和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耸结构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结构体(1)之间转动连接有多组弹簧阻尼杆二(19),且多组所述弹簧阻尼杆二(19)呈交叉状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高耸结构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6)内径大于所述支撑杆(7)外径,并小于所述定位球(9)的外径,用于确保所述质量调谐球(8)能够进行多角度自由摆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耸结构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耸结构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调谐组件包括安装在结构体(1)内壁的安装块(2),以及滑动在安装块(2)中部的连接杆(3),连接杆(3)的另一端连接有横杆(4),所述横杆(4)中部开设有缺口(6),所述缺口(6)中部穿设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底部固定安装有质量调谐球(8),所述支撑杆(7)顶端安装有用于定位的定位球(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耸结构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转轮(11)和副转轮(12)为偏心圆结构,通过连接轴(13)转动在安装座(10)中部,所述主拉弦(15)远离所述拉伸型阻尼器二(18)的一端固定在主转轮(11)外侧轨道中,所述副拉弦(14)远离所述副转轮(12)的一端与所述拉伸型阻尼器一(17)的端部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耸结构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型阻尼器一(17)包括主杆(1701)和副杆(1702),所述主杆(1701)和所述副杆(1702)分别固定在两个副拉弦(14)的端部,且所述副杆(1702)滑动在所述主杆(1701)中部,所述副杆(1702)外周套设有阻尼弹簧(1707),所述阻尼弹簧(1707)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杆(1701)内壁,所述阻尼弹簧(170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副杆(1702)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高耸结构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型阻尼器一(17)还包括储油腔一(1704)和储油腔二(1705),所述储油腔一(1704)和所述储油腔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新勇龙海飚杨华郭海成邹鑫罗晓燕龙琦黄奇周思清汪选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