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调控轴承滚道变质层深度的磨削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04021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22 1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轴承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调控轴承滚道变质层深度的磨削工艺方法,采用符合磨削速比Rv设计区间的磨削工艺参数组合。磨削速比Rv表示砂轮速度与工件速度的比值。在轴承材料采用高碳铬合金(DIN100Cr6)和陶瓷烧结刚玉砂轮(圣戈班‑诺顿)条件下,当砂轮速度为40m/s时,应采用Rv<Rv1*(这里Rv1*=19)的磨削速比设计区间;当砂轮速度为60m/s时,应采用Rv<Rv2*(这里Rv2*=26)的磨削速比设计区间;当砂轮速度为80m/s时,应采用Rv<Rv3*(这里Rv3*=33)的磨削速比设计区间;需要将滚道亚表面磨削变质层深度控制在h<subgt;d</subgt;<supgt;*</supgt;(一般为10μm)以内,并避免磨削变质层中形成硬脆的白层组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抑制轴承滚道亚表面磨削裂纹的磨削,提高轴承使役性能并提升轴承疲劳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轴承制造,尤其涉及一种调控轴承滚道变质层深度的磨削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1、轴承滚道磨削是轴承制造中最关键的工序之一,滚道的磨削质量将直接影响轴承的使用性能和疲劳寿命。传统的轴承滚道磨削,通常只考虑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不考虑磨削导致的轴承滚道变质层等表面完整性问题。而滚道存在的表面完整性缺陷将大幅缩短轴承的疲劳寿命。由于传统轴承的制造缺少对轴承滚道表面质量进行控制的表面完整性关键指标,同时缺少调控关键指标的工艺方法,这使国产轴承疲劳寿命远低于国际知名品牌。因此,需要面向轴承疲劳寿命提升的需求,给出影响轴承疲劳寿命关键指标,即轴承滚道变质层及其表征参量,以及调控轴承滚道变质层的磨削工艺方法及其参数组合。

2、现有的轴承滚道磨削技术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3、1.表面完整性考虑不足:传统的轴承滚道磨削主要关注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但未充分考虑磨削过程中可能导致的轴承滚道变质层等表面完整性问题。这种表面完整性的缺陷会显著影响轴承的使用性能和疲劳寿命。

4、2.疲劳寿命较短:由于滚道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控轴承滚道变质层深度的磨削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轴承材料采用高碳铬合金和陶瓷烧结刚玉砂轮条件下,所述调控轴承滚道变质层深度的磨削工艺方法,应采用符合磨削速比Rv设计区间的磨削工艺参数组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控轴承滚道变质层深度的磨削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需要将滚道亚表面磨削变质层深度控制在hd*以内,并避免磨削变质层中形成硬脆的白层组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控轴承滚道变质层深度的磨削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磨削速比Rv表示砂轮速度与工件速度的比值,即:Rv=vs/vw。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控轴承滚道变质层深度的磨削工艺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控轴承滚道变质层深度的磨削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轴承材料采用高碳铬合金和陶瓷烧结刚玉砂轮条件下,所述调控轴承滚道变质层深度的磨削工艺方法,应采用符合磨削速比rv设计区间的磨削工艺参数组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控轴承滚道变质层深度的磨削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需要将滚道亚表面磨削变质层深度控制在hd*以内,并避免磨削变质层中形成硬脆的白层组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控轴承滚道变质层深度的磨削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磨削速比rv表示砂轮速度与工件速度的比值,即:rv=vs/vw。

4.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蓓智任祉达杨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