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直射型光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03657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8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非直射型光疗装置。该装置由腔体、反射式发光体、电极和控制电路组成。所述腔体包括盖板、底板。所述反射式发光体是发光二极管、支撑件和折叠光路元件组成的集成化器件。用支撑件举托LED芯片,使LED位置高于盖板‑底板厚度线的中点、且限制LED初始光束指向底板,使该初始光束不形成直接照射皮肤的几何光学路径。M个反射式发光体组成阵列,至少产生M个虚像光源(M>3)。在腔内,与虚像对应的子光束沿多路径反射、漫反射;在输出面,多个子光束非相干叠加,导致合成光斑的均匀性增高、且投射到皮肤的光功率密度减弱。采用折叠光路、以非直射的方式照射人体,提升了紫外光疗的光生物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非直射型光疗装置


技术介绍

1、缺乏维生素d会造成骨密度下降,骨质疏松和其它代谢性骨骼疾病,导致老年人骨折风险增高。体内低维生素d水平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高血压、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

2、人类通过三种方式补充维生素d:晒太阳、食物、以及维生素d补充剂。这三种方式的效果有明显差别:

3、阳光中的紫外成份,具有诱导光化学反应、合成维生素d的作用。人体维生素d约80%在表皮合成。

4、研究结果表明,从阳光中获得的内源性维生素d在体内保持活性的时间、比从膳食及维d补充剂中获得的外源性维生素d的活性时间更长。

5、与阳光紫外成份相比,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s)产生的紫外光照射皮肤,产生维生素d3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紫外功率密度不大于10微瓦级/平方厘米,光疗过程对人体具备安全性。

6、根据上述医学研究结果,国内外已试制成功多种紫外光疗装置,用于动物和人体试验、取得了明显疗效。

7、现阶段,光疗专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直射型光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反射式发光体、嵌入式电极和控制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直射型光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形是平板盒或柔性膜;所述盖板(401)用紫外反射系数大于透射系数的材料制成,所述底板(402)的内表面用紫外反射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直射型光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光路至少由三类反光面组成,包括:所述折叠光路元件的各反光面、盖板(401)内表面、底板(402)反光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直射型光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是长方形板状、或条状部件,所述板状部件的下端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直射型光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反射式发光体、嵌入式电极和控制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直射型光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形是平板盒或柔性膜;所述盖板(401)用紫外反射系数大于透射系数的材料制成,所述底板(402)的内表面用紫外反射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直射型光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光路至少由三类反光面组成,包括:所述折叠光路元件的各反光面、盖板(401)内表面、底板(402)反光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直射型光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是长方形板状、或条状部件,所述板状部件的下端与所述主反射镜(3)的左端连接;且所述板状支撑件(2)与主反射镜(3)的顺时针夹角取值为25°≤∠α<90°,整体外形呈侧置v形,称为v形反射式发光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直射型光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是长方形板状、或条状部件,所述板状部件的下端与所述主反射镜(3)的右端连接;所述板状支撑件(2)与所述主反射镜(3)的逆时针夹角取值为90°<∠β≤155°,整体外形呈l形,称为l形反射式发光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直射型光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是长方形板状、或条状部件,所述板状部件的下端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