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直多馈入系统宽频振荡分析及自适应抑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03621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8 1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柔直多馈入系统宽频振荡分析及自适应抑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柔直多馈入系统的全系统阻抗矩阵;基于所述全系统阻抗矩阵,对柔直多馈入系统宽频振荡稳定性进行分析;根据所述柔直多馈入系统宽频振荡稳定性的分析结果,针对可能存在的振荡模态设计多个通道,根据全系统阻抗幅值谐振峰的峰值灵敏度设置通道增益,并自适应调整通道带通滤波器中心频率,对柔直多馈入系统的多模态振荡进行自适应抑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仅采用导纳或阻抗的测量值或数值解进行计算,在避免整个系统复杂建模的条件下准确评估系统的潜在振荡频率;能够适应不同的运行工况,实现系统多模态振荡的有效抑制,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柔性直流输电,具体地,涉及一种柔直多馈入系统宽频振荡分析及自适应抑制方法及系统,同时涉及一种相应的计算机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mmc-hvdc)以其波形质量高、损耗低、易于拓展等优点,在海上风电直流送出、交流电网互联等场合被广泛采用。在实际柔直工程中,由于引入了高调制频率及宽频段耦合的mmc,使得柔直换流器在宽频带内的动态反应灵敏,柔直换流器之间或柔直换流器与长输电线路或弱交流电网之间的相互作用易引发宽频范围内的振荡现象,振荡频率范围涵盖次/超同步频段至数百上千hz的中/高频段,造成谐波过压过流、换流站闭锁跳闸、功率盈余或缺额等问题,严重影响系统的电能质量和稳定性。随着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快速建设,受端电网将会面临多回柔直馈入场景,多回柔直与交流系统之间存在强动态相互作用,其振荡机理分析与控制存在较大挑战。

2、目前,学术界对于多回柔直馈入交流系统的关注较少,研究大多针对单个柔直换流站与交流电网互联场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直多馈入系统宽频振荡分析及自适应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直多馈入系统宽频振荡分析及自适应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柔直多馈入系统的全系统阻抗矩阵,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直多馈入系统宽频振荡分析及自适应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全系统阻抗矩阵,对柔直多馈入系统宽频振荡稳定性进行分析,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直多馈入系统宽频振荡分析及自适应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可能存在的振荡模态设计附加有源阻尼的多个通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直多馈入系统宽频振荡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直多馈入系统宽频振荡分析及自适应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直多馈入系统宽频振荡分析及自适应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柔直多馈入系统的全系统阻抗矩阵,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直多馈入系统宽频振荡分析及自适应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全系统阻抗矩阵,对柔直多馈入系统宽频振荡稳定性进行分析,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直多馈入系统宽频振荡分析及自适应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可能存在的振荡模态设计附加有源阻尼的多个通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直多馈入系统宽频振荡分析及自适应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全系统阻抗幅值谐振峰的峰值灵敏度设置通道增益,包括: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敬尹嘉豪高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