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农业,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蚕茧种类预先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1、家蚕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在我国各地均有饲养。在养蚕过程中,受桑叶病虫害、家蚕病害、养殖不当等因素影响,家蚕结茧的质量会有所差异。常见的蚕茧类别包括上车茧、黄斑茧、薄皮茧、柴印茧等。其中:上车茧是质量最优的蚕茧,其余通常被称为劣质茧或下车茧,需要在缫丝前剔除。因此,蚕茧分选是缫丝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2、目前蚕茧分选的方法主要是人工筛选,存在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根据不同蚕茧种类在外观上的部分差异,研究人员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的蚕茧种类识别方法。然而,两个实际难题却限制了现有方法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一是蚕茧表面覆盖有一层茧衣,造成蚕茧相互粘连成团,现有的蚕茧分选方法无法针对茧衣粘连的现状,实现在真实环境下劣质茧的精确剔除;而如果使用机械设备先行祛除茧衣,会带来巨大的工作量,且部分黄斑茧的脓液会污染其周围的蚕茧。二是部分劣质茧,例如薄皮茧和死蛹茧,其外观与上车茧高度相似,难以通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蚕茧种类预先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家蚕图像为家蚕在5龄第7天拍摄的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家蚕图像数据集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视频时长≥6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家蚕个体检测模型的训练方法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家蚕训练集中,上车茧采集数量≥1.5万只;其他每种类别蚕茧采集数量≥5000只。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蚕茧种类预先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家蚕图像为家蚕在5龄第7天拍摄的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家蚕图像数据集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视频时长≥6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洪康,陈肖,李林波,祝明辉,马勇,张剑飞,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特种经济动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