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谷物及其制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03310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8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谷物及其制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样品处理:取谷物或谷物制品作为样品,加入溶剂进行溶解/稀释、超声后,得到分析样品;(2)萃取:以分析样品为供体相,采用电膜萃取技术萃取分析样品中的赭曲霉毒素A;(3)检测:萃取完成后,检测电膜萃取装置的接收相中赭曲霉毒素A的浓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直接应用于谷物及其制品中痕量赭曲霉毒素A的选择性萃取、分离、净化、富集和检测,无需对谷物及其制品进行复杂的预处理,并且整个前处理过程中仅消耗10μL的有机溶剂,操作简单、对环境友好,萃取时间短,萃取效率高,检测灵敏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安全检测,具体涉及一种检测谷物及其制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


技术介绍

1、赭曲霉毒素a是由多种生长在粮食、花生、蔬菜等农作物上的曲霉和青霉产生的,赭曲霉毒素a能够抑制肾脏内葡萄糖的生成和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具有肾毒性、肝毒性、免疫抑制和“三致”作用。因此,迫切需要建立赭曲霉毒素a的高效识别与快速检测方法,以掌握谷物及其制品等粮食作物中赭曲霉毒素a的真实污染暴露水平。

2、赭曲霉毒素a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酶联免疫分析技术、电化学分析技术等。然而实践中,由于食品样品属于复合基质体系,多含有蛋白质、油脂、碳水化合物、色素等成分,复杂的基质背景会严重干扰目标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净化和测定,准确检测粮食中的赭曲霉毒素a并不容易。因此,对于基质较为复杂的样品,其前处理在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净化能力强、萃取效率高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是确保痕量赭曲霉毒素a准确检测的关键。

3、常见的样品前处理技术主要包括quechers法、固相萃取法、液液萃取法和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法。q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谷物及其制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谷物及其制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电膜萃取技术中采用的膜为多孔聚丙烯纤维膜,聚丙烯纤维膜上涂覆有萃取溶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谷物及其制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溶剂为正辛醇、2-辛酮、正庚醇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谷物及其制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萃取分析样品中的赭曲霉毒素A的具体过程为:S1.选择两端开口的接收相容器,将多孔聚丙烯纤维膜固定在接收相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谷物及其制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谷物及其制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电膜萃取技术中采用的膜为多孔聚丙烯纤维膜,聚丙烯纤维膜上涂覆有萃取溶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谷物及其制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溶剂为正辛醇、2-辛酮、正庚醇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谷物及其制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萃取分析样品中的赭曲霉毒素a的具体过程为:s1.选择两端开口的接收相容器,将多孔聚丙烯纤维膜固定在接收相容器一端并进行密封;s2.向接收相容器中注入接收相,向供体相容器中注入供体相,将接收相容器插入供体相容器中,使多孔聚丙烯纤维膜刚好与供体相接触;s3.分别向供体相和接收相中插入工作电极和对电极,向工作电极和对电极施加电场,同时进行振动辅助,进行萃取分析样品中的赭曲霉毒素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谷物及其制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所述电场的电压为2~40v,所述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丽斌吕明高海东高树财刘业茹姚静静张梦雪王法云刘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商业科学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