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管廊多段式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03224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8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管廊多段式施工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路线规划、路线分段、预制构件储备、预制拼装段施工、现浇段施工以及基坑回填;通过在路线分段阶段将长距离施工路线分为多段现浇段与多段预制拼装段,并按照施工顺序先对多段预制拼装段进行施工,从而降低了路线周围居民交通产生长时间的较大影响;并且缩短了每段预制拼装段的施工长度,从而减少了人为施工带来的精度误差,提高了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廊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管廊多段式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地下管廊,也称为城市地下管道综合管廊、共同沟或综合管沟,是设置于城市地面以下的重要基础设施,用于满足管线单位的使用和运行维护要求,同时配套有消防、供电、照明、监控与报警、通风、排水、标识等市政公用设施。它的建设避免了由于埋设或维修管线而导致道路重复开挖的麻烦,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2、现有的地下管廊施工采用的方法通常有明挖现浇法、明挖预制拼装法、盾构法、浅埋暗挖法等,其中明挖现浇法因其可实现大面积施工作业,并且技术要求低,成本低的优势被频繁应用,但是采用明挖现浇法对于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以及交通会造成很大影响,尤其是交通,若施工路线较长时,长时间的施工会长期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出行;而相对来说明挖预制拼装法由于预制构件通常会先在工厂内进行生产,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因此相比较现浇法来说,在现场施工的时间会较短,对于周围居民的交通出行不会有长时间且较为严重的影响;然而预制拼装法对于施工精度,预制构件的精度以及拼装过程的精度都较高,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人为误差而降低施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管廊多段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多段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多段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1步骤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多段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构件(41)包括由底板、顶板以及侧板一体浇筑形成的呈方管状的构件主体(410),所述构件主体(410)的两端面上沿其边沿均匀分布有预留钢筋(411);所述构件主体(410)的两端面向外凸出设置有抵接段(412),所述抵接段(4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管廊多段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多段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多段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1步骤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多段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构件(41)包括由底板、顶板以及侧板一体浇筑形成的呈方管状的构件主体(410),所述构件主体(410)的两端面上沿其边沿均匀分布有预留钢筋(411);所述构件主体(410)的两端面向外凸出设置有抵接段(412),所述抵接段(412)沿端面内侧边沿环绕形成方管状结构,所述拼接面(413)设置于抵接段(412)远离构件主体(410)的一端,所述安装孔(414)垂直拼接面(413)设置于抵接段(4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多段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8)包括插接管(81),所述插接管(81)的两端设置有与安装孔(414)插接配合的连接头(82),所述连接头(82)呈锥形设置,所述安装孔(414)开口处设置有与连接头(82)卡接配合的卡边;还包括贯穿插接管(81)与连接头(82)的浇筑通道(8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多段式施工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太勤杨俊颜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利达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