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加热烹饪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30894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8 17:31
本申请涉及厨房电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加热烹饪设备,包括上壳体以及下壳体,上壳体内设置有第一风叶、位于第一风叶外围的环形导磁组件以及驱动第一风叶转动的驱动电机,下壳体内设置有锅体组件,上壳体内还设置有与环形导磁组件相匹配的电磁感应线圈,电磁感应线圈与环形导磁组件之间设置有耐高温的绝缘罩壳,电磁感应线圈通电,环形导磁组件发热,驱动电机带动第一风叶转动,将环形导磁组件产生的热量吹向锅体组件内的食物。利用环形导磁组件与电磁感应线圈代替传统的不锈钢加热管,热启动较快,平均预热时间大大缩短,且环形导磁组件的加热面积相较于不锈钢加热管大大提升,能够缩短食物的烹饪时间,提升烹饪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厨房电器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磁加热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1、现有空气炸锅的加热系统一般包括风扇和加热元件,加热元件发热,并在风扇的作用下将其产生的热量吹至锅体内,从而实现热空气炸烤食物。

2、加热元件主要为不锈钢加热管,不锈钢加热管包括不锈钢外壳以及均匀分布在不锈钢外壳内的高温电阻丝,并在空隙部分致密地填入导热性能和绝缘性能均良好的介质,电流通过内芯的电阻丝时会产生热量,并通过介质传导至不锈钢外壳上,随后通过不锈钢外壳散发出来,以此来加热空气。

3、但上述不锈钢加热管中不锈钢外壳为被动吸热,并且在加热管将热量辐射出来之前,内部有一次电热转换及多次热传递,导致升温速慢,其能源的转化率较低,造成大部分电能的浪费;另外,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污水渍等容易粘附于加热管表面,但加热管在安装时涉及强电连接,为保证用户的使用安全,一般将其固定住,导致用户清洁难度增大,从而造成加热管腐蚀,影响加热管的发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磁加热烹饪设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加热烹饪设备,包括上壳体以及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第一风叶、位于第一风叶外围的环形导磁组件以及驱动第一风叶转动的驱动电机,下壳体内设置有锅体组件,上壳体内还设置有与环形导磁组件相匹配的电磁感应线圈,电磁感应线圈与环形导磁组件之间设置有耐高温的绝缘罩壳,电磁感应线圈通电,环形导磁组件发热,驱动电机带动第一风叶转动,将环形导磁组件产生的热量吹向锅体组件内的食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导磁组件外侧面与电磁感应线圈内表面的距离为5mm-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烹饪设备,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加热烹饪设备,包括上壳体以及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第一风叶、位于第一风叶外围的环形导磁组件以及驱动第一风叶转动的驱动电机,下壳体内设置有锅体组件,上壳体内还设置有与环形导磁组件相匹配的电磁感应线圈,电磁感应线圈与环形导磁组件之间设置有耐高温的绝缘罩壳,电磁感应线圈通电,环形导磁组件发热,驱动电机带动第一风叶转动,将环形导磁组件产生的热量吹向锅体组件内的食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导磁组件外侧面与电磁感应线圈内表面的距离为5mm-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罩壳外表面与电磁感应线圈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为3mm-15mm,环形导磁组件外表面与绝缘罩壳内表面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导磁组件外表面与绝缘罩壳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为3mm-1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导磁组件外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西洋厉晶蔡锦涛牛军营郭鑫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悦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