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0224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8 17:24
一种供液系统,它涉及面板制造技术领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储墨容器、中转墨囊和打印墨囊;所述储墨容器连接有第一供气机构,所述第一供气机构用于向储墨容器提供气体,以将所述储墨容器内的墨水压入管道内后流入中转墨囊;所述储墨容器与中转墨囊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用于除去从储墨容器流入中转墨囊的墨水中的气体的脱气机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封闭式储墨容器将墨水供应至中转墨囊中,再通过中转墨囊将墨水供应至打印墨囊中,墨水在流动的过程中不会与空气接触,且通过脱气机构将储墨容器流向中转墨囊的墨水中的气体去除,使得打印面板时不会出现气泡,提高了面板成品的质量,减少了不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板制造,具体涉及一种供液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的制造发展趋势向着喷墨打印的方向进行,但是在喷墨打印中,需要对打印墨盒进行加料,即通过供液系统添加墨水作为新的打印墨水。

2、现有的供液系统的墨水通常储存于材质柔软的墨袋中,把装满墨水的墨袋置于到开放式的墨盒内,墨盒的底部设有一个带中心孔的针,通过针把袋子的底部刺破,使墨袋内的墨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流入至开放式的墨盒内,再通过管道将开放式墨盒内的墨水输送至打印墨盒内,实现对打印墨盒的供液。

3、然而,由于墨盒是开放式的,空气中的微粒和粉尘会进入到墨水中,微粒和粉尘最终会被打印到面板上,导致面板出现不良,同时由于墨水会与空气直接接触,导致空气中的气体会进入到墨水中,使得打印时会出现气泡,从而导致面板出现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供液系统。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100)依次连接的储墨容器(10)、中转墨囊(20)和打印墨囊(30),所述储墨容器(10)具有封闭式储墨腔,所述储墨容器(10)用于向中转墨囊(20)提供墨水,所述中转墨囊(20)用于接收储墨容器(10)提供的墨水并将墨水供应至打印墨囊(30),以实现对打印墨囊(30)的供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气机构(40)包括第一供气管(41)以及设于第一供气管(41)上的第一控制阀(42),所述第一供气管(41)的一端连通有气体供应装置,所述供气管的另一端连通于储墨容器(10),所述第一控制阀(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100)依次连接的储墨容器(10)、中转墨囊(20)和打印墨囊(30),所述储墨容器(10)具有封闭式储墨腔,所述储墨容器(10)用于向中转墨囊(20)提供墨水,所述中转墨囊(20)用于接收储墨容器(10)提供的墨水并将墨水供应至打印墨囊(30),以实现对打印墨囊(30)的供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气机构(40)包括第一供气管(41)以及设于第一供气管(41)上的第一控制阀(42),所述第一供气管(41)的一端连通有气体供应装置,所述供气管的另一端连通于储墨容器(10),所述第一控制阀(42)设于第一供气管(41)靠近储墨容器(10)的一端,所述第一控制阀(42)用于开启或关闭对储墨容器(10)的供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供气机构(60),所述第二供气机构(60)用于向中转墨囊(20)注入气体,以使中转墨囊(20)内的墨水能够顺利流入打印墨囊(30)中,所述第二供气机构(60)包括第二供气管(61)以及设于第二供气管(61)上的第二控制阀(62),所述第二供气管(61)的一端与气体供应装置连通,所述第二供气管(61)的另一端与中转墨囊(20)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62)用于开启或关闭对中转墨囊(20)的供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气机构(50)包括串联于供墨容器与中转墨囊(20)之间的管道(100)上的脱气膜(51),所述脱气膜(51)的内部设有用于供墨水通过的流道(511),所述流道(511)上开设有用于供气体通过的微孔,所述脱气膜(51)还具有真空腔(512),所述脱气膜(51)连接有与真空腔(512)连通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陆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易兴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