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常压低温液体储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21983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8 1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液体罐储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常压低温液体储槽,包括外夹套筒体,其内部嵌入有内贮存罐,所述内贮存罐与所述外夹套筒体之间设置真空绝热腔,所述内贮存罐与所述外夹套筒体之间固定焊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真空绝热腔进行等分为隔离腔,所述外夹套筒体远离开口一端分别设置有排液阀口与排汽阀口;内密封盖,密封安装于所述内贮存罐与所述外夹套筒体之间,用于密封所述隔离腔;液化罐,设置于所述排液阀口与所述排汽阀口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低温液体储槽的保温性能,同时降低真空腔内部的珠光砂质变的概率,提高其使用寿命,并且能够在排液时对汽化的低温液体进行回收,降低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体罐储存,具体涉及一种大型常压低温液体储槽


技术介绍

1、低温液体储槽,也称为低温液体罐,是专门设计用于存储或运输在低温下液化的气体的容器,通常这些气体包括但不限于液氧、液氮、液氩以及液化天然气(lng)等。

2、根据用途不同,低温液体罐可以分为固定式和运输式两种类型。固定式的储罐主要用于在生产地、使用点或供应站对低温液体进行长期存储。运输式的罐则用于将低温液体从生产地或供应站安全有效地运往使用地点,可以通过陆路或水路进行运输。

3、传统的固定式低温液体储罐一般都是双层结构,分别是外夹套筒体以及嵌套在其内部的内贮罐,二者之间形成真空腔以便于隔热,保证低温液体的储存,同时会在真空腔内填充珠光砂以提高保温性能。

4、但现有的固定式低温液体储罐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

5、1、低温液体储罐内部形成的真空腔一般都是整体连通的,将珠光砂填充至其内部之后,使用一段时间后,珠光砂可能会下沉,导致容器顶部形成空间,部分绝热效果显著降低,使得储罐外筒顶部出现“冒汗”现象,而且位于外筒顶部不容易观察,很难及时发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常压低温液体储槽,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常压低温液体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机构包括与所述隔离腔(13)相对应并一体成型于所述外夹套筒体(1)上的监测端口(14)、密封安装于所述监测端口(14)上的密封盖板(15)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密封盖板(15)上的压力传感器(16)和温湿度传感器(17),所述压力传感器(16)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17)的检测探针经过所述监测端口(14)延伸至所述隔离腔(13)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常压低温液体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夹套筒体(1)外表面顶部还设置有与所述内贮存罐(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常压低温液体储槽,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常压低温液体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机构包括与所述隔离腔(13)相对应并一体成型于所述外夹套筒体(1)上的监测端口(14)、密封安装于所述监测端口(14)上的密封盖板(15)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密封盖板(15)上的压力传感器(16)和温湿度传感器(17),所述压力传感器(16)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17)的检测探针经过所述监测端口(14)延伸至所述隔离腔(13)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常压低温液体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夹套筒体(1)外表面顶部还设置有与所述内贮存罐(11)内部相连通的进液阀口(18)和检测口(19),所述进液阀口(18)与所述检测口(19)周边均设置有二次防护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常压低温液体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汽端口(41)通过管道与所述排汽阀口(111)相连,所述出液端口(42)通过管道连接有三通接管(45),所述三通接管(45)其中一端进液口与所述排液阀口(110)相连,另一个排液孔也排液管道相连,用于排出低温液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常压低温液体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阀口(110)设置于所述外夹套筒体(1)的底部,所述排汽阀口(111)设置于所述外夹套筒体(1)的顶部,且二者对称设置均与所述内贮存罐(11)内部相连通,所述外夹套筒体(1)上与所述排汽阀口(111)与所述排液阀口(110)相匹配均安装有用于监测该位置所述内贮存罐(11)内部压强的压力表(1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常压低温液体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机构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浦德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