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数据动校正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02177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8 1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震数据动校正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涉及地震数据的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目标工区内的零偏移距地震反射波数据、第一和第二地震反射波数据集合;基于参考地震道和指定地震道的第一地震反射波数据构建参考地震道的虚反射道集;基于参考地震道的第二地震反射波数据和虚反射道集,确定第二炮点的外推超虚反射道集,再结合第二地震反射波数据集合构建第二炮点对应的非零偏移距地震反射波数据集合;基于零偏移距地震反射波数据对非零偏移距地震反射波数据集合进行动校正处理,得到动校正后的地震反射波数据集合。该方法能够提高远偏移距有效检波点和反射点个数,并将反射波同相轴拉平,提高地震反射波数据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震数据处理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地震数据动校正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动校正是地震资料处理的基本环节,其作用是消除炮检距对反射波传播时间的影响。传统的动校正方法是“逐点搬家、中间内插”的方法,这是导致子波拉伸畸变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浅层和远偏移距处的子波频率降低、波形变大,对水平叠加、avo分析、波阻抗恢复以及反演等后续处理流程产生不利影响。然而,对于畸变严重的部分,通常采用切除的方法,这会导致地震勘探的有效扩展长度变短、地下反射点的有效叠加次数降低,从而降低了叠加剖面的分辨率,对寻找精细圈闭带来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震数据动校正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地震数据动校正方法存在的导致地震反射波数据分辨率降低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震数据动校正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工区内的零偏移距地震反射波数据、第一地震反射波数据集合和第二地震反射波数据集合;其中,第一地震反射波数据集合是由第一炮点激发,所有地震道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震数据动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数据动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参考地震道的第一地震反射波数据和指定地震道的第一地震反射波数据,构建所述参考地震道的虚反射道集,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震数据动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参考地震道的第二地震反射波数据和所述虚反射道集,确定所述第二炮点的外推超虚反射道集,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数据动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零偏移距地震反射波数据对所述非零偏移距地震反射波数据集合进行动校正处理,得到动校正后的地震反射波数据集合,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震数据动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数据动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参考地震道的第一地震反射波数据和指定地震道的第一地震反射波数据,构建所述参考地震道的虚反射道集,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震数据动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参考地震道的第二地震反射波数据和所述虚反射道集,确定所述第二炮点的外推超虚反射道集,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数据动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零偏移距地震反射波数据对所述非零偏移距地震反射波数据集合进行动校正处理,得到动校正后的地震反射波数据集合,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震数据动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虚反射数据通过以下算式确定:其中,im表示求取虚部,gv(ri+n|ri)表示以参考地震道ri为虚炮点时,所述参考地震道ri与目标地震道ri+n之间传播的虚反射数据,所述目标地震道ri+n与所述参考地震道ri之间检波点的数量为n-1,cum表示高阶累积量计算,g(ri+n|si)表示所述目标地震道ri+n的第一地震反射波数据,si表示所述第一炮点,g(ri|si)表示所述参考地震道ri的第一地震反射波数据,e表示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玺凯彭苏萍赫云兰李可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