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可适用于多种尺寸不同的电缆的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拥有量急剧增加,同时伴随着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及逐日减少、以及燃油汽车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受到广泛青睐。现有的电动汽车通过充电桩完成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
2、现有的充电桩,大多由充电桩、充电线以及充电枪组成,充电桩固定在地面上,充电桩一端接市电或专用电,另一端通过充电线与充电枪连接。并且,目前的充电桩的充电线的长度是非常长的,主要用于防止长度不够不能有效插入电动汽车的充电插座中。
3、为了更好地对充电线进行收纳,申请号为202222907346.2的技术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包,充电包包括壳体、充电线、充电枪,壳体内设置有收线腔、枪体腔,收线腔内设置有可在壳体内自由转动的收线架,充电线收卷于收线架上,且充电线的一端穿过枪体腔后与充电枪连接;在收卷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电缆的充电装置,包括外壳、充电电缆(5);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置有依次连接的驱动机构(1)、第三传动机构(4)、第五传动机构(7)以及第六传动机构(8),驱动机构(1)、第三传动机构(4)、第五传动机构(7)均固定在壳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电缆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固定在壳体内的第一传动机构(2)、第二传动机构(3)、第四传动机构(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电缆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1)包括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电缆的充电装置,包括外壳、充电电缆(5);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置有依次连接的驱动机构(1)、第三传动机构(4)、第五传动机构(7)以及第六传动机构(8),驱动机构(1)、第三传动机构(4)、第五传动机构(7)均固定在壳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电缆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固定在壳体内的第一传动机构(2)、第二传动机构(3)、第四传动机构(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电缆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1)包括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蜗杆(12),蜗杆(12)与第一传动机构(2)的第一主动蜗轮(21)啮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电缆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传动机构(2)包括同轴固定连接的第一主动蜗轮(21)、第一从动齿轮(22),第一主动蜗轮(21)与驱动机构(1)的蜗杆(12)啮合,第一从动齿轮(22)与第二传动机构(3)的第二主动齿轮(32)啮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电缆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传动机构(3)包括同轴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国成,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乐轶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