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修复仿生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1583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8 17:20
本技术涉及仿生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修复仿生骨支架。本技术要提供一种修复仿生骨支架,包括有对应于软骨浅表层设置的多孔高分子复合层,对应于软骨中间层设置的多孔金属层,对应于软骨深层设置的聚己内酯结构层,对应于钙化软骨层设置的β磷酸三钙层,所述多孔高分子复合层、多孔金属层、聚己内酯结构层和β磷酸三钙层呈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本技术通过多孔高分子复合层、多孔金属层、聚己内酯结构层和β磷酸三钙层采用仿生结构的方式对软骨浅表层、软骨中间层、软骨深层和钙化软骨层进行辅助性恢复治疗,从而以多层组合结构实现有针对性的对软骨进行辅助修复,提高与患者的匹配程度,进而提升患者的应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仿生支架,尤其涉及一种修复仿生骨支架


技术介绍

1、由创伤、疾病和年龄老化等导致的骨软骨缺损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关节软骨根据其形态特征和结构组成的差异可分为软骨浅表层、软骨中间层、软骨深层以及钙化软骨层,关节软骨损伤的同时也极易引起软骨下骨的联合病变,然而由于软骨没有神经、血管和淋巴系统等结构,因此软骨的自我修复能力非常有限,一般直径>2mm的软骨缺损就几乎不能完全自我修复,所以需要采用外部介入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

2、根据专利公开号为cn103989541b的中国专利公开文件中提出具有复杂型面的高强度复合材料骨软骨支架的制备方法,该专利需要先得到骨的三维立体模型及软骨的第一三维立体模型,再根据软骨的第一三维立体模型绘制软骨的第二三维立体模型,然后再根据软骨的第一三维立体模型及软骨的第二三维立体模型制备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

3、上述专利虽然能够辅助软骨进行修复,但是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该专利所制备的软骨支架为单层结构设置,因此与自然的骨软组织的分层结构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从而导致该支架对力的传递不够理想,支架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修复仿生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对应于软骨浅表层设置的多孔高分子复合层(2),对应于软骨中间层设置的多孔金属层(3),对应于软骨深层设置的聚己内酯结构层(4),对应于钙化软骨层设置的β磷酸三钙层(5),所述多孔高分子复合层(2)、多孔金属层(3)、聚己内酯结构层(4)和β磷酸三钙层(5)呈自上而下依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复仿生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高分子复合层(2)上设有与软骨浅表层相适配的网状结构层(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修复仿生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结构层(1)的厚度为H1,所述多孔高分子复合层(2)的厚度为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修复仿生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对应于软骨浅表层设置的多孔高分子复合层(2),对应于软骨中间层设置的多孔金属层(3),对应于软骨深层设置的聚己内酯结构层(4),对应于钙化软骨层设置的β磷酸三钙层(5),所述多孔高分子复合层(2)、多孔金属层(3)、聚己内酯结构层(4)和β磷酸三钙层(5)呈自上而下依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复仿生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高分子复合层(2)上设有与软骨浅表层相适配的网状结构层(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修复仿生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结构层(1)的厚度为h1,所述多孔高分子复合层(2)的厚度为h2,所述多孔金属层(3)的厚度为h3,所述聚己内酯结构层(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研徐红张楠倪凤明陶克曹婷婷梁云虹任雷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