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镁合金电泳涂装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14777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8 17: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镁合金表面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镁合金电泳涂装工艺。该工艺包括步骤1前处理、步骤2转化处理、步骤3高温预处理和步骤4涂装电泳涂料。步骤2中,经前处理后的镁合金选择浸渍或喷淋的方式,使用转化处理溶液进行处理,常温操作30s~10min内即形成均匀、致密的转化膜;步骤3中,将化学转化处理后的镁合金部件悬挂于170~190℃的鼓风干燥箱内,静置10~15min,转化膜内水合化合物经高温预处理后脱水缩合,造成膜层表面的微裂纹结构进一步释放,利于与后续电泳漆膜形成机械嵌合,提高漆膜附着力。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高效、无磷酸盐、铬、镍等污染离子排放,且制备出的电泳复合涂层与基体结合性强,附着力≥20MP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镁合金表面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镁合金电泳涂装工艺


技术介绍

1、镁合金密度低,且机械性能良好,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理想金属结构材料。但镁合金耐蚀性差,对表面防护涂层的质量要求较高。阴极电泳技术作为汽车领域常用的涂装方式,应用于镁基材时效果却并不理想。一方面,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起步较晚,涂装预处理与电泳涂装的匹配性不佳,导致漆膜附着力差;另一方面,传统磷化/铬酸盐转化涂装前处理工序存在环境污染问题,无法满足当下的环评要求,微弧氧化涂装前处理虽然性能优异,但会大幅提高生产成本。在“环保要求+能源成本”的双重驱动下,企业亟需开发出一种适用镁合金的电泳涂装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济、环保型的镁合金电泳涂装工艺,在实现电泳漆膜附着力强的前提下,同时兼顾低污染及低成本的生产要求。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镁合金电泳涂装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4、步骤1:对镁合金进行前处理

5、(1)将镁合金浸泡在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镁合金电泳涂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电泳涂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碱性溶液中,氢氧化钠、硅酸钠、碳酸钠的浓度分别为20~40g/l、20~40g/l、10~30g/l,余量为水。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电泳涂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活化处理液中,柠檬酸、乳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浓度分别为20~40g/l、5~15g/l、0.5~2g/l,余量为水。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电泳涂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转化处理溶液中,锆钛酸和/或锆钛酸盐浓度为2~5g/l,双氧水浓度为2~5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镁合金电泳涂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电泳涂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碱性溶液中,氢氧化钠、硅酸钠、碳酸钠的浓度分别为20~40g/l、20~40g/l、10~30g/l,余量为水。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电泳涂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活化处理液中,柠檬酸、乳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浓度分别为20~40g/l、5~15g/l、0.5~2g/l,余量为水。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电泳涂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转化处理溶液中,锆钛酸和/或锆钛酸盐浓度为2~5g/l,双氧水浓度为2~5g/l,成膜助剂浓度为0.5~5g/l,硅烷偶联剂浓度为1~5g/l,余量为水。

5.按照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镁合金电泳涂装工艺,其特征在于,锆钛酸为氟锆酸、氟钛酸中的一种或其复配,锆钛酸盐为氟锆酸钾、氟钛酸钾中的一种或其复配,成膜助剂为植酸、单宁酸中的一种或其复配,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凯辉宋影伟杨佳宇贾娈娈董其娟牌君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