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090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8 17:1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上端设有支撑台,所述桩体与支撑台配合,所述桩体两端设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设有弹性缓冲垫,所述弹性缓冲垫外端设有钢桩,所述钢桩通过弹性缓冲垫与桩体配合,所述支撑台下端开设有接触槽,所述接触槽内设有弹性缓冲圈,所述接触槽通过弹性缓冲圈与桩体配合,所述桩体内开设有操作腔,所述操作腔内转动连接设有操作丝杆,所述操作腔内滑动连接设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与操作丝杆螺纹配合,所述桩体上开设有出柱孔,所述出柱孔内设有稳定柱,所述稳定柱与挤压块配合,该设备拥有较高的抗震效果,且埋入方便稳定,方便工人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桩


技术介绍

1、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大多采用工程桩作为建筑的地基,用于保证建筑完成后的稳定。

2、常见的工程桩大多与支撑台刚性连接,当发生地震时,地面会对埋入深处的工程柱施加横向的推力,带动工程桩震动,刚性连接的工程桩会直接带动支撑台等建筑的振动,导致建筑受到较大的影响,抗震效果有限;另外,常见的工程桩除了简单的竖杆外,为了增强埋入后的稳定性,还会在表面设置横向的凸出结构,用于与泥土配合,增强工程桩的稳定性,在埋入这类工程桩时,横向的凸出结构对埋入也会产生影响,使得泥土对工程桩的阻力变大,使得工程桩的埋入变得麻烦,有时需要先挖出一个较大的坑洞,在放入工程桩后再进行填埋,工人的劳动量较大,施工效率也不高;而且,在埋入工程桩时,工程桩还容易受泥土影响会变得不稳定,容易出现倾斜,影响工程桩埋入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桩,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常见工程桩使用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桩,包括桩体(1),所述桩体(1)上端设有支撑台(2),所述桩体(1)与支撑台(2)配合,其特征是:所述桩体(1)两端设有安装框(3),所述安装框(3)内设有弹性缓冲垫(4),所述弹性缓冲垫(4)外端设有钢桩(5),所述钢桩(5)通过弹性缓冲垫(4)与桩体(1)配合,所述支撑台(2)下端开设有接触槽(6),所述接触槽(6)内设有弹性缓冲圈(7),所述接触槽(6)通过弹性缓冲圈(7)与桩体(1)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桩,其特征是:所述桩体(1)下端开设有导泥腔(13),所述桩体(1)外端开设有排泥孔(14),所述排泥孔(14)设置有多个,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桩,包括桩体(1),所述桩体(1)上端设有支撑台(2),所述桩体(1)与支撑台(2)配合,其特征是:所述桩体(1)两端设有安装框(3),所述安装框(3)内设有弹性缓冲垫(4),所述弹性缓冲垫(4)外端设有钢桩(5),所述钢桩(5)通过弹性缓冲垫(4)与桩体(1)配合,所述支撑台(2)下端开设有接触槽(6),所述接触槽(6)内设有弹性缓冲圈(7),所述接触槽(6)通过弹性缓冲圈(7)与桩体(1)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桩,其特征是:所述桩体(1)下端开设有导泥腔(13),所述桩体(1)外端开设有排泥孔(14),所述排泥孔(14)设置有多个,并与导泥腔(1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桩,其特征是:所述支撑台(2)下端设有定位块(15),所述定位块(15)下端转动连接设有固定块(16),所述安装框(3)上开设有定位槽(17),所述定位槽(17)内开设有固定槽(18),所述定位块(15)与定位槽(17)配合,所述固定块(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解刘长蕾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坤伟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