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逆境胁迫调控滇黄精品质的加工方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0785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8 1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逆境胁迫调控滇黄精品质的加工方式,以新鲜滇黄精药材作为原料,采用程序调温的方式进行逆境胁迫,将胁迫处理后的滇黄精药材,洗净、炮制、切片、干燥得成品;所述逆境胁迫为热胁迫或冷胁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对采收的新鲜滇黄精实施渐变“逆境胁迫”,避免当温度变化过快或幅度过大,导致植物损害其生理结构从而影响其分泌次生代谢产物的能力和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从药材的源头产地加工环节显著增加滇黄精的多糖含量,并且提高蔗糖合成酶的活性,提高滇黄精的品质;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便,可操作性强,为药用滇黄精的新型产地加工方法提供新思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逆境胁迫调控滇黄精品质的加工方式


技术介绍

1、滇黄精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根茎,是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作为黄精药材使用的3种原生植物,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等功效,中医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肺结核、淋巴结核、白细胞减少、腹泻、便秘、失眠等多种病症。黄精药用已有悠久的历史,中医古方黄精地黄丸、二精丸等沿用至今。以黄精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现代中药复方制剂有滋肾蓉精丸、消渴降糖片、消糖灵胶囊、黄精注射液、参黄冲剂和康乐寿口服液等。滇黄精不仅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且是著名的食疗补益中药,其肉质根状茎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生津等功效,誉有“血气双补之土”之称。随着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滇黄精作为药食同源食品开发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市场前景广阔,已被列为云南省重点发展的道地药材品种。

2、传统中药材产地加工是按照传统加工方法将采收的新鲜中药材切制成片、块、段、瓣等,虽减少了中药材经干燥、浸润、切制、再干燥的加工环节,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障中药材质量,但未改变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逆境胁迫调控滇黄精品质的加工方式,其特征在于,以新鲜滇黄精药材作为原料,采用程序调温的方式进行逆境胁迫,将胁迫处理后的滇黄精药材,洗净、炮制、切片、干燥得成品;所述逆境胁迫为热胁迫或冷胁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逆境胁迫调控滇黄精品质的加工方式,其特征在于,采用程序升温的方式对新鲜滇黄精药材进行热胁迫,具体为:将药材置于25℃烘箱中,每24h升温5℃,最终温度≤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逆境胁迫调控滇黄精品质的加工方式,其特征在于,采用程序降温的方式对新鲜滇黄精药材进行冷胁迫,具体为:将药材置于16℃人工气候箱中,每24h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逆境胁迫调控滇黄精品质的加工方式,其特征在于,以新鲜滇黄精药材作为原料,采用程序调温的方式进行逆境胁迫,将胁迫处理后的滇黄精药材,洗净、炮制、切片、干燥得成品;所述逆境胁迫为热胁迫或冷胁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逆境胁迫调控滇黄精品质的加工方式,其特征在于,采用程序升温的方式对新鲜滇黄精药材进行热胁迫,具体为:将药材置于25℃烘箱中,每24h升温5℃,最终温度≤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逆境胁迫调控滇黄精品质的加工方式,其特征在于,采用程序降温的方式对新鲜滇黄精药材进行冷胁迫,具体为:将药材置于16℃人工气候箱中,每24h降温4℃,最终温度≥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逆境胁迫调控滇黄精品质的加工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最终温度≤40℃;或≤35℃;或≤3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逆境胁迫调控滇黄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斌许洋俞捷李静平戴万生王泽锋鲍泥满李茂如郝俊杰田小桥李榕曲摸古沙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