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从头合成反式-茴香脑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00785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8 1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头合成反式‑茴香脑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该从头合成反式‑茴香脑的重组大肠杆菌,所述重组大肠杆菌同时表达了酪氨酸氨基裂合酶基因、对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基因、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醇酰基转移酶基因、异丁香酚合酶基因或丙烯基苯酚合酶基因、氧甲基转移酶基因。该利用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手段在大肠杆菌体内构建了一条从葡萄糖到反式‑茴香脑的合成途径,以葡萄糖为底物合成反式‑茴香脑的大肠杆菌工程菌以葡萄糖为唯一碳源,反式‑茴香脑的产量达到2.46mg·L<supgt;‑1</supgt;,成功实现了以葡萄糖为底物来合成反式‑茴香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技,具体涉及一种从头合成反式-茴香脑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反式-茴香脑是一种来源于八角茴香等植物的食品安全级芳香族化合物,具有甜味、令人愉悦的香味、抑制肿瘤生长、缓解炎症、延缓细胞死亡、预防放疗和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等生理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香精香料、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和医药等领域。同时,茴香脑也是茴香醛和茴香酸等重要化合物的合成前体。目前,反式-茴香脑的生产方式包括植物提取和化学合成,但植物提取易受气候、季节和产地等自然因素影响,且需要占用大量耕地;化学合成的茴香脑为顺式和反式的混合物,顺式-茴香脑较强的生物毒性造成了应用方面的安全隐患。因此,针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供给矛盾,亟待开发绿色、可持续、稳定的反式-茴香脑生产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头合成反式-茴香脑的重组大肠杆菌以解决植物提取受自然因素影响以及化学合成副产物顺式-茴香脑生物毒性强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从头合成反式-茴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从头合成反式-茴香脑的重组大肠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大肠杆菌同时表达了酪氨酸氨基裂合酶基因、对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基因、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醇酰基转移酶基因、异丁香酚合酶基因或丙烯基苯酚合酶基因、氧甲基转移酶基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头合成反式-茴香脑的重组大肠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酪氨酸氨基裂合酶基因为来源于粘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的酪氨酸氨基裂合酶基因RgTAL;所述的对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基因为来源于Petroselinum crispum的对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基因4C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头合成反式-茴香脑的重组大肠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大肠杆菌同时表达了酪氨酸氨基裂合酶基因、对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基因、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醇酰基转移酶基因、异丁香酚合酶基因或丙烯基苯酚合酶基因、氧甲基转移酶基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头合成反式-茴香脑的重组大肠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酪氨酸氨基裂合酶基因为来源于粘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的酪氨酸氨基裂合酶基因rgtal;所述的对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基因为来源于petroselinum crispum的对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基因4c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头合成反式-茴香脑的重组大肠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选自下述a1-a3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头合成反式-茴香脑的重组大肠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醇酰基转移酶基因,选自下述b1-b3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头合成反式-茴香脑的重组大肠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异丁香酚合酶基因,选自下述c1-c2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头合成反式-茴香脑的重组大肠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氧甲基转移酶基因,选自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敬亮吕永坤常金勉陈振华赵安琪张申阿拉牧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