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泥体、水田平泥装置及水田作业机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00733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0-18 1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田作业机械领域,公开了一种平泥体、水田平泥装置及水田作业机械,所述平泥体包括横杆(1)、平泥板(2)以及连接至所述横杆(1)和所述平泥板(2)之间并连接为使得所述平泥板(2)趋于保持在其工作位置的弹性件,当所述平泥板(2)受到朝向避让位置且大于所述弹性件的弹力的作用力时,该平泥板(2)能够克服所述弹性件的弹力而向所述避让位置转动。若在倒车时未能及时提起平泥板时,平泥板能够克服弹性件的弹力而向避让位置转动,由此有效降低该平泥板发生损坏的风险,且该平泥板在外力消除后能够随弹性件的弹性恢复而复位至其工作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田作业机械,具体地涉及一种平泥体。在此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该平泥体的水田平泥装置和包括该水田平泥装置的水田作业机械。


技术介绍

1、在将秧苗移栽至稻田之前,通常需要利用旋耕机将田块打理平整,同时切碎埋在地表以下的根茬,提供适于作物生长的耕层结构。在例如为插秧机、抛秧机等的水田作业机械作业过程中,车轮行走过的区域会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车辙印,秧苗落在这些区域中容易发生死苗,影响作物产量。为此,通常需要在水田作业机械的后车轮与秧苗落点之间设置水田平泥装置,以用于将车轮行走过程中带出的泥土和车辙印抚平。

2、一般地,水田平泥装置的平泥板可以通过连接架枢转连接至水田作业机械的底盘(如后桥),而连接架则通过如链条挂接至工作装置机架。由此,随着工作装置机架的升降(由此实现工作装置在工作位置和升起位置之间切换),连接架绕其铰接点摆动,平泥板被释放为与田面接触或被提起。在水田作业机械倒车时,平泥板需要被提起,以免插入泥土而造成损坏。然而,若未能及时提起平泥板,或者平泥板遭受与工作方向相反的其他作用力时,则容易造成平泥板被插入至泥土中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泥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设于所述横杆(1)上的限位孔板(11),该限位孔板(11)上形成有沿所述横杆(1)的周向延伸的弧形限位槽(111);所述平泥板(2)设有与该弧形限位槽(111)配合的凸柱(21),该凸柱(21)在所述弧形限位槽(111)两端的极限运动位置对应于所述平泥板(2)的所述工作位置和避让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板(11)的板面方向垂直于所述横杆(1)的轴向;所述平泥板(2)具有套设于所述横杆(1)上的套筒(22)以及分别从该套筒(22)延伸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泥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设于所述横杆(1)上的限位孔板(11),该限位孔板(11)上形成有沿所述横杆(1)的周向延伸的弧形限位槽(111);所述平泥板(2)设有与该弧形限位槽(111)配合的凸柱(21),该凸柱(21)在所述弧形限位槽(111)两端的极限运动位置对应于所述平泥板(2)的所述工作位置和避让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板(11)的板面方向垂直于所述横杆(1)的轴向;所述平泥板(2)具有套设于所述横杆(1)上的套筒(22)以及分别从该套筒(22)延伸的平泥板体(23)和肋板(24),所述凸柱(21)设于该肋板(24)上并沿平行于所述横杆(1)轴向的方向伸入至所述弧形限位槽(1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套设于横杆(1)或所述套筒(22)的外周面上的扭簧(3),且所述限位孔板(11)和所述肋板(24)上分别形成有用于该扭簧(3)的扭臂的卡槽(112,241)。

5.一种水田平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架(4)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平泥体(100),该平泥体(100)的所述横杆(1)连接至所述连接架(4)的尾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田平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1)通过相对该横杆(1)的延伸方向垂直延伸的连接轴(41)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连接架(4),且所述连接架(4)连接有分别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松陈建军张航汪波孙豹虎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