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真空断路器加工,尤其涉及真空断路器内部配件组装生产线及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力工业的不断发展及社会对环保要求的提高,真空断路器正在向高电压的输配电方向发展,应用真空灭弧室的开关设备也在向着高电压、小型化方向发展,其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将多个部件组合在一起。
2、部件组合通常需要人工进行组装,其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消耗人力,然而在大型工厂采用装配生产线配合人工进行组装,现有的生产线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具有以下缺点:使用时无法对组装后的部件进行检测,并且在组装不合格后还需要人工进行拆除,这样增加人工返工成本,并且效率较慢,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使用时无法对组装后的部件进行检测,并且在组装不合格后还需要人工进行拆除,这样增加人工返工成本,并且效率较慢,使用不方便的缺点,而提出的真空断路器内部配件组装生产线及加工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真空断路器内部配件组
...【技术保护点】
1.真空断路器内部配件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外壳输送的第一输送机(1)以及设置在第一输送机(1)上方用于对动盖板输送的第二输送机(3),所述第一输送机(1)的一侧固定设有支撑板(2),所述第二输送机(3)固定设在支撑板(2)的一侧,用于对第二输送机(3)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断路器内部配件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开设在支撑板(2)一侧的导向孔(19),所述导向孔(19)内设有第一滑动杆(20),所述第一滑动杆(20)的外壁固定设有延伸杆(21),所述吸盘(4)设置在延伸杆(21)上,所述第二输送机(3)的一侧滑
...【技术特征摘要】
1.真空断路器内部配件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外壳输送的第一输送机(1)以及设置在第一输送机(1)上方用于对动盖板输送的第二输送机(3),所述第一输送机(1)的一侧固定设有支撑板(2),所述第二输送机(3)固定设在支撑板(2)的一侧,用于对第二输送机(3)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断路器内部配件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开设在支撑板(2)一侧的导向孔(19),所述导向孔(19)内设有第一滑动杆(20),所述第一滑动杆(20)的外壁固定设有延伸杆(21),所述吸盘(4)设置在延伸杆(21)上,所述第二输送机(3)的一侧滑动设有连接条(24),所述连接条(24)的一侧开设有腰形孔(25),所述腰形孔(25)内固定设有第二导向杆(26),所述第一滑动杆(20)的另一端滑动套设在第二导向杆(26)上,所述第一电动推杆(5)的输出端与连接条(2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断路器内部配件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机(3)的一侧固定设有固定座(22),所述固定座(22)的一侧贯穿滑动设有两个第一导向杆(23),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杆(23)的一端均与连接条(2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5)的输出端贯穿固定座(22)与连接条(2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断路器内部配件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杆(21)的外壁贯穿滑动设有第二滑动杆(35),所述吸盘(4)固定设在第二滑动杆(35)的底端,所述红外线发射器(38)固定设在第二滑动杆(35)的顶端,所述第二滑动杆(35)的外壁固定套设有限位环(36),所述第二滑动杆(35)的外壁套设有第一弹簧(37),所述第一弹簧(37)的两端分别与延伸杆(21)和限位环(36)的相互靠近一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断路器内部配件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7)包括固定设在第一输送机(1)一侧的两个第一连接板(11),所述第一连接板(11)的一侧均贯穿转动设有转动轴(46),两个所述第一滑动块(16)之间转动设有转动框(12),所述转动框(12)呈凹形,所述转动框(12)的一侧固定设有多个支撑杆(42),形成过滤孔,所述转动框(12)的一端设有弧形部(41),所述转动框(12)的底部固定设有导向盒(13),所述导向盒(13)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二连接板(43),所述第二连接板(43)的底部设有用于对转动框(12)支撑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华,芮丹,蹇玉刚,薛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米格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