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0499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空调器,包括依次由压缩机、四通阀、室内热交换器、节流机构、室外热交换器连接而成的制冷/制热回路,以及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空调器各部件动作的空调器控制装置;所述制冷/制热回路中设有喷射增焓旁通回路和除霜旁通回路,所述喷射增焓旁通回路的一端与压缩机中间吸气口连接,另一端连接至节流机构与室内热交换器之间,所述喷射增焓旁通回路上至少设有喷射增焓节流机构;所述除霜旁通回路的一端连接在四通阀与室内热交换器之间,另一端连接在节流机构与室外热交换器之间,所述除霜旁通回路上设有除霜自动控制阀和除霜用节流机构;所述空调器中还设有除霜条件检测单元,所述除霜条件检测单元、除霜自动控制阀与空调器控制装置信号连接。(*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喷射增焓功能的制冷/热泵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在热泵进行制热操作时,可以一边继续对附着在室外热交换器上的霜进行除霜操作的带有喷射 增焓功能的制冷燃泵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采用带有喷射增焓功能的空调器是用于低温制热工况下,并且有良好的制 热效果的空调系统,同时其制冷的能力也比较好。对于寒冷地区,其使用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 如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200610115719公开的那样,扩容分液器接收来 自换热器的液态制冷剂,由于扩容分液器保持在相对于入口液态制冷剂更低的压力,所以 一些液态制冷剂汽化,使扩容器中剩余的液态制冷剂损耗热量而变成过冷。在扩容器中得 到的蒸汽处于增加的压力下,并可被喷射到压縮机中以增加系统的加热和/或冷却能力。 因为汽化的制冷剂处于显著高于离开蒸发器的汽化制冷剂、但低于离开压縮机的出口制冷 剂流的压力,所以来自扩容器的加压的制冷剂使压縮机可将此加压的制冷剂压縮至其正常 的输出压力,同时使其只穿过压縮机的一部分。同时,置于扩容分液器中过冷的制冷剂类似 地增加换热器的能力和效率。过冷的液体从扩容器中排出,并根据所需模式(即加热或冷 却)输送到其中一个换热器。因为液体处于过冷状态,所以换热器可以从周围环境吸收更 多的热量,从而提高加热或冷却循环的总体性能。 但是,在寒冷地区使用的实际制热过程中,由于室外换热器的温度低于普通的空 调热泵,更加易于结霜。而热泵式空调器中的除霜方式一般采用将四通阀进行切换、使冷冻 环路中的致冷剂反向流动的除霜方式。亦即,除霜操作时的致冷剂流动方向与制冷时相同, 让高温高压的致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中流动,从而将附着在热交换器上的霜融解。但是,在 这样的除霜方式中,由于除霜时室内一侧的热交换器变成了蒸发器,故会产生室内温度下 降、用户会突然有冷飕飕的感觉的问题。虽然空调的设计者往往通过采用关停室内侧的风 机减少冷量进入室内,或检测换热器温度,当温度小于设定值时关闭风机送风等方式减小 除霜对室内温度和人体感觉的影响,但是在寒冷的冬季,停止对室内的加热必然使室内温 度降低,使人体的舒适感降低。特别是结霜和除霜情况更加恶劣的带有喷射增焓功能的热 泵空调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这样一种带有喷射 增焓功能的空调器,这种空调器中的冷冻环路由简单的旁通回路构成,可以一边继续进行 制热操作, 一边进行稳定的除霜操作。 本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调器,包括依次由压縮机(1)、四通阀 (2)、室内热交换器(3)、第一节流机构(4)、室外热交换器(5)连接而成的制冷/制热回路,以及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空调器各部件动作的空调器控制装置(111);其特征在于所述制 冷/制热回路中设有喷射增焓旁通回路(6)和除霜旁通回路(9),所述喷射增焓旁通回路 (6)的一端与压縮机中间吸气口 (12)连接,另一端连接至第一节流机构与室内热交换器之 间,所述喷射增焓旁通回路(6)上至少设有喷射增焓节流装置(8);所述除霜旁通回路(9) 的一端连接在四通阀与室内热交换器之间,另一端连接在第一节流机构与室外热交换器之 间,所述除霜旁通回路(9)上至少设有除霜自动控制阀(10);所述空调器中还设有除霜条 件检测单元(110),所述除霜条件检测单元、除霜自动控制阀(10)与空调器控制装置(111) 信号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射增焓旁通回路(6)与室内热交换器(3) 之间设有第二节流机构(13),所述喷射增焓旁通回路(6)还设有喷射增焓自动控制阀(7); 所述喷射增焓自动控制阀(7)与空调器控制装置(111)信号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喷射增焓旁通回路(6)、第一节流机构(4) 和第二节流机构(13)之间设有分液扩容器(16)。 所述喷射增焓旁通回路(6)连接在分液扩容器(16)的上部,第一节流机构(4)连 接在分液扩容器(16)的下部,第二节流机构(13)连接在分液扩容器(16)的中部。 所述喷射增焓节流机构(8)由毛细管或毛细管组或电子膨胀阀构成;所述压縮机 为带有喷射增焓的涡旋式压縮机或转子压縮机或螺杆压縮机。 作为本技术的又一改进,所述第一节流机构(4)与第二节流机构(13)之间连 接有与分液扩容器(16)并联的制冷支路,所述制冷支路上设有制冷支路节流机构(17)和 制冷支路单向阀(18)。 所述制冷支路节流机构(17)为毛细管或毛细管组或电子膨胀阀。 作为本技术的又一改进,所述分液扩容器(16)与第一节流机构(4)之间的支路上设有单向阀(19)。 作为本技术的又一改进,所述分液扩容器的底部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 空调器控制装置信号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又一改进,所述分液扩容器的外部设有保温层。 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带喷射增焓系统的空调器在寒冷地区进行制热有明显的优势,而其面对的结霜的环境将更加恶劣,一方面由于室外机温度低于普通空调器,更易于结霜;另一方面,除霜的周期变短除霜时间增长,对于用户的舒适性影响较大。本技术以上所公开的技术方案,正是针对上述空调器恶劣的除霜情况,使得在除霜的同时室内机可以制热,提高用户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空调器的制冷/制热循环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空调器的制热_除霜循环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的空调器的系统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的空调器的系统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4中的空调器的系统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5中的空调器的制冷/制热循环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5中的空调器的制热_除霜循环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技术控制系统框图。 上述附图中,1为压縮机,2为四通阀,3为室内热交换器,4为第一节流机构,5为室 外热交换器,6为喷射增焓旁通回路,7为喷射增焓自动控制阀,8为喷射增焓节流机构,9为 除霜旁通回路,10为除霜自动控制阀,11为除霜用节流机构,12为压縮机中间吸气口 , 13为 第二节流机构,14为室内机,15为室外机,16为分液扩容器,17为制冷支路节流机构,18为 制冷支路单向阀,19为扩容器单向阀,20为加热器,21为压縮机回气管气液分离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对本技术一些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 实施例1 图1和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制冷/制热循环流程示意图和制热_除霜循 环流程示意图,在图1中,室内机14中包括有室内换热器3,室外机15中包括压縮机1,四 通阀2,第一节流机构4,室外热交换器5,喷射增焓旁通回路6,喷射增焓节流机构8,除霜旁 通回路9,除霜自动控制阀10,压縮机中间吸气口 12,压縮机回气管气液分离器21。这里的 第一节流机构4为电子膨胀阀,喷射增焓节流机构8采用电子膨胀阀,除霜自动控制阀10 选择有通断功能,并有一定节流能力的控制阀。 当空调机正常制冷或制热时,旁通回路9的自动控制阀IO处于关闭状态,所以该 除霜旁通回路9中没有冷媒流动。图1所示,在室内机14制冷运行时,制冷工质沿图中实 线箭头所示的方向流动,压縮机1排出的高压气体通过四通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包括依次由压缩机(1)、四通阀(2)、室内热交换器(3)、第一节流机构(4)、室外热交换器(5)连接而成的制冷/制热回路,以及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空调器各部件动作的空调器控制装置(111);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制热回路中设有喷射增焓旁通回路(6)和除霜旁通回路(9),所述喷射增焓旁通回路(6)的一端与压缩机中间吸气口(12)连接,另一端连接至第一节流机构与室内热交换器之间,所述喷射增焓旁通回路(6)上至少设有喷射增焓节流装置(8);所述除霜旁通回路(9)的一端连接在四通阀与室内热交换器之间,另一端连接在第一节流机构与室外热交换器之间,所述除霜旁通回路(9)上至少设有除霜自动控制阀(10);所述空调器中还设有除霜条件检测单元(110),所述除霜条件检测单元、除霜自动控制阀(10)与空调器控制装置(111)信号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